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第233章 雨凑云集,座无虚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雨凑云集,座无虚席(6 / 7)

这要一个个查过去,十余年都未必能走完一趟。

场中一时无言。

许久的沉默,户部右侍郎仓场总督范应期,心中叹了一口气,出列道:“还是提级罢。”

“州县一级,着实没有储粮的必要,不如并入省府的粮仓。”

“如今即便受了灾,也都是从省府调度,州县粮仓可谓名存实亡。”

“况且,户部几个粮仓的经验之谈,只有府一级往上,四周都有人看着,才会收敛一二。”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主意,嘉靖年间就有人提过。

但毕竟是百万槽工衣食所系,取缔州县的储备粮仓,得罪的人不在少数。

人被戳脊梁就算了,最后法子却没被采用。

朝廷仍旧允许州县留存田赋,往粮仓里倒腾进、倒腾出。

也正因如此,部院其他廷臣都一言不发,等着户部开口——这本就是户部该提的事,也就王国光快致仕了,才开始只说问题,不出办法,非把锅扔到文华殿上来。

与李幼滋僵持了半晌,最后还是范应期没忍住,将首倡的帽子戴了上去。

申时行环顾一圈,见无人答话,也装模作样道:“既然如此,内阁也无他法,便按范侍郎的意思票拟了。”

范应期拱了拱手,回了列。

朝廷如今的事情是当真不少。

往前数个十年,廷议往往半个时辰就分完锅了,如今近两个时辰过去,都还未见底。

从挑浚白沟河,以通船事,到温纯赴任西南后,传来的归化条陈。

从山东的民乱的前后因果,到作为试点的福建,清丈之事几近尾声。

有治有乱,有喜有忧。

直到太阳几乎爬到头顶,太监们搁置在文华殿角落的冰块融化,今日的廷议才说完最后一事。

申时行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今日便……”

刚说一半,御座旁的张宏突然开口,截断了话头:“御膳房稍后会备好午食,送来文华殿。”

群臣闻言,不由得一愣。

这会都开完了,谁还想留这儿吃御膳房的清汤寡水?

不过文华殿上的廷臣,无不是人精。

申时行想了想,向张宏问道:“张大珰这意思,陛下稍后要来议事?”

张宏不语,只是看向一旁的偏殿。

“陛下确系交办了几件事,着我等尽快商议。”

文华殿中,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群臣虎躯一震,纷纷回过头。

只见一道多日不见的身影,跟在魏朝身后,从侧殿迈步而出。

张居正放下指尖的美髯,客气一礼:“某方才正在侧殿阅看卷宗公文,现身得突兀,诸位同僚莫怪。”

众人按下心中突如其来的惊讶,纷纷拱手见礼。

“元辅!”

“首揆。”

“张公。”

张居正当先看向申时行,笑道:“申阁老领班廷议,已然有了一番气度。”

申时行颇有些无措,从领班的位置后退了半步。

只有王锡爵直言不讳地问道:“首揆面过圣了?”

中书舍人不是说皇帝今日无暇召见张居正?

首辅丁忧完还未奏对就来上朝,说严重点都是目无君父了。

魏朝领完路便要穿殿而过,临走还不忘解释一句:“这是陛下的吩咐。”

张居正笑而不语,众人这才恍然颔首。

眼下时间不早了,也不是寒暄的场合,张居正站在方才申时行的位置上,开门见山:“陛下手诏,关切了数件要事,诸位,紧着一并议了罢。”

殿内廷臣听了这话,只觉来者不善,低头不语。

如今朝中积压了不少没掰扯出结果的事,无不是事出有因,棘手非常。

想必是今日催债来了。

“元辅请说。”

礼部汪宗伊从来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