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3 / 5)

拉带拽,一同从后门,进了真武庙。

踏进庙里之后,立刻就宽敞了起来——就是因为限流,外面才堵了半条街,都赶上小庙会了。

三人走特殊通道入庙,立刻便有一名中年道人迎了过来。

“李居士,二位居士。”

这话一听就知道,李三才是常客。

李三才从怀中取出一份油纸包好的香油钱,随意问道:“这还未过年,怎么今日这般多人?”

虽说过年也就一个月余了,但一般而言,得前后半个月,才会有人山人海的庙会。

中年道人不卑不亢地接过李三才递过来的香油钱,风轻云淡传给身后的小道士。

这才回头给李三才解释道:“李居士有所不知,近来礼部授了我师父赞教封号,师父他老人家为了答谢天地君民,便将自身福禄制成护符,欲散布于有缘人。”

“这阵子来庙里领护符的百姓多着哩。”

嗯,免费促销抢占市场。

李三才闻见是喜事,立马做足礼数,口中贺道:“原申道长得授赞教了?可喜可贺!”

道门的规制是一度下降的。

洪武年间张正常还有天师封号,但在张正常之后,却是只有龙虎山正一真人之封。

而到了现在,更是连道门真人之号都革除不封了。

除了阁皂山、三茅山、太和山这些给授世袭灵官、提点封号的大派,余者只能封法官、赞教、掌书,皆是正八品流封。

所以原申道人这赞教的封号,已经是道门了不得的荣耀了。

可以说,拿这个名头出去给达官贵人做法事,价格立刻就得翻一番。

中年道人却没什么喜色,反而撇了撇嘴:“喜事自然是喜事,就是贵了点。”

外人那是不知道实情。

这事涉及到皇帝当初借的银两!

原申道人趁着给两宫祈福的功夫,旁敲侧击提了一下这事,想跟皇帝讨债。

结果皇帝当场便给原申封了个赞教,还赐了幅“原申妧德”的四字御书,希望延期个三五十年的。

这就跟钱买的封号没区别了。

至于三五十年后皇帝还不还?原申赞教说了,只要对道观有好处,那就选择相信。

只可惜原申道人都七旬了,谁知道靠封号能不能回本。

所以中年道人才说贵了点。

道人也不管李三才听没听懂,留下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便递过几柱香火,识趣站到一边,由得香客居士拜神发愿。

李三才也不以为意,将这事抛诸脑后。

与两名同伴上前一步,走到真武神像前,喃喃有词。

一旁的孙继皋或许是许的愿词少,已然将香火插进了香炉中,退了回来。

“听闻今年进士名额,增为了四百员,当真是出乎意料。”

拜神嘛,多是心理安慰,哪能拜了就万事大吉的,最后还是得回到现实来。

顾宪成这时候也上完了香,接过话茬:“我本是抱着熟悉考场的心态入京赶考,但听了这个消息后,已然是生出侥幸之心了,三年后未必还有这等好机会。”

进士是有定额的。

一般是三百到三百二十人之间。

如今竟然增至四百人!对这一科的举子而言,简直是天大的惊喜!

再研学三年,都未必有扩招百人机会来得大。

这时候李三才终于念完了愿词,一边往香炉里上香,一边开口道:“那倒不一定,这一科增录,是因为考成法之下,辞官的官吏太多了,听闻连鸿胪寺卿屠羲英、工部右侍郎刘光济,这等高官显贵都因此纷纷致仕了。”

“若是按考成法三年不合格则黜落罢官,那么下一届科举,恐怕进士名额更是会只增不减!”

高官显贵都被逼走了,那么下面的人更是不用说。

加之考成法从明年开始,湖广、山东等省,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