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其领悟的神通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可以勉强类比为某种瞬间催眠手段,有个很低端称呼叫“拍花术”,还有个很高端的称呼——有求必应术。
有求必应,听上去是菩萨才有大神通吧?这其实是理解反了,实为“我有求而人必应。”
就以这个场景为例,章金圭要带何考去吃饭,何考居然就同意了……他们不仅能窥见人心,某种意义上还能操控人心。
兴神门四阶术士,戏称“花子”,其实就是叫花子。叫花子是站在街上问陌生人要钱的职业,别人也得愿意给啊,此戏称就暗喻其神通。
李修远的修为早已是六阶幻师,江道祯还经常开玩笑叫他李花子。
所谓的有求必应术,其玄理并不复杂,它并不能凭空操控人心,而是利用与放大某人本来就有的情绪,使其取代潜意识从而影响人的行为与判断。
譬如人在相应的场景下,人们难免都会生出恐惧心、贪得心、侥幸心、虚荣心、好胜心、爱欲心等等,很少有人的心志是完整无缺的,只要有缝隙就可能被撬开一扇门。
当然了,兴神术也不是总能得逞,这要看每个人的定力与自我反省能力了。
那么何考方才究竟有哪些破绽呢?
他看似很警惕,发现陌生术士就以神识握住了钢尺,但其实并不害怕也不紧张,反而还有些麻痹心理,因为他知道这里有术门高手盯着,也没察觉到对方有敌意。
章金圭并不清楚他为何会有这种心态,但及时感应到并放大了他的这种麻痹心。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章金圭利用与放大了何考的好奇心,使其取代潜意识。在这个场景下,何考最主要的念头肯定是——是什么人找他有什么事?
那么章金圭就让他保持在强烈的好奇状态而忘了其余,借一步说话去谈事情,而不慎中招何考表现得就跟个傻子似的。
章金圭为什么要主动握手、握住手后却不松开?因为“拍花术”也讲究适当而巧妙的身体接触,那样施法的速度更快,神气法力波动也更隐蔽。
但何考也不是那么好控制的,无意间扯开手便回过味来。他虽然没有专门修炼过兴神术,但也得到了传承、了解其手段。
其实何考打过交道兴神门术士有不少,包括当初的锦行传媒老板彭咸、去年在毛罗国境内碰到的曾鸿业师徒、还有不久前在萨哇国偶遇的常安居。
彭咸是二阶钓客,在欢乐山谷游乐场被小胖与何考干掉了;常安居也是二阶钓客,对当时何考构不成威胁,也没有与他为敌。
只有曾鸿业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也是四阶花子。何考当时是在暗中盯梢,根本就没给曾鸿业当面施展兴神术的机会,最后也是利用毒烟陷阱拿下了曾鸿业师徒。
何考知道曾鸿业的身份来历、了解其擅长的手段,武岩骏莫名其妙的逃亡应该就与此有关,但有求必应术再厉害,也对付不了有毒的迷烟。
今天遭遇不明底细的章金圭,倒是令何考有些猝不及防。
反应过来的何考退后两步,面色一沉道:“有阁下这么做事的吗?初次见面就暗施法术扰人心神!”
章金圭很尴尬地搓着手道:“您千万别误会,我没有任何恶意,初次见面很紧张,只是希望交流能顺畅些……这个地方吧,我总感觉不踏实,背后凉飕飕的。”
看他的样子好像很不安,感觉真正更紧张的人是他,他是硬着头皮在这里等何考的。这也难怪,附近应该埋伏了不止一位术门高手,环境气氛确实不太对。
章金圭方才之所以施展兴神术,应该也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江湖散修平日缺乏宗门监督与约束提醒,就容易养成这种“坏毛病”,掌握了什么手段平时顺手就用了。
须知“慧而不用”也是一种修行,考验的是定力……但是大哥也别说二哥,曾经的黄小胖、后来的何考,或多或少都犯过同样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