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烟柳画桥(完)
京城姜氏是书香门第。1
姜氏人口简单,其祖父为国子监祭酒,是玉京有名的文学大家。老祭酒曾经教导过景华琰的诗词歌赋,景华琰要尊称他一声老师。老祭酒膝下一儿一女,儿子早亡,只留寡媳和孙女,女儿早年出嫁,恰好嫁入后族,两家之间多少有些姻亲。
老祭酒开明慈祥,从小便悉心培养大孙女,如今姜家的长女便在国子监读书,已经考中秀才,正准备来年的春闱。
姜云冉就是在此时来到了姜家。
姜氏老祭酒和老夫人都还健在,但家中由儿媳冯婉当家,她看到姜云冉的第一面,就忍不住落了泪。
原来冯婉当年诞育一双女儿,无奈小女儿生来体弱,年少天折,多年来,成了冯婉的心病。
如今看到眉目清秀可人的姜云冉,她不由想起自己夭折的女儿,眼泪便忍不住。
姜云冉也被这气氛感染。
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她上前一步,握住了冯婉的手。
“阿娘,“她声音很轻柔,仿佛隔着二十年的回响,“阿娘,莫哭了。”姜远岚站在母亲身边,看她哭得不能自已,也跟着红了眼。她上前安抚母亲,对姜云冉歉意一笑。
“阿妹,没事,母亲只是高兴。”
此刻老祭酒才开口:“岚岚,带你母亲去歇息,别哭坏了眼,祖父同阿冉说几句话。”
姜远岚扶着母亲离开,此刻厅堂中只剩下老夫妻和姜云冉。本来今日景华琰想陪着姜云冉一起前来,但姜云冉却拒绝了。这都是她未来的家人,无论如何,她要自己好好面对。老祭酒须发花白,看起来十分儒雅,他有些消瘦,一身澜衫在身上都有些空旷。
在他身边,面容慈和的老夫人正笑着看姜云冉,她轻柔道:“阿冉,坐下说话吧。”
等姜云冉乖巧落座,才感受到那股打量的目光。探究的人竟非老祭酒,而是那位面容慈和的老夫人。目光只落在身上一瞬,不过喘息之间就消失不见了。姜云冉微微抬起头,便看到老祭酒点了点头。“阿冉,"他一开口,就让姜云冉心中大石落地,“方才你祖母试探,你多包涵。″
姜云冉抿嘴浅笑:“多谢祖父祖母愿意给我一个家。”老祭酒微微叹了口气,他道:“殿下为你筹谋多日,他是祖父的学生,祖父是知晓他秉性的,答应此事,是不愿殿下劳心。”“今日见你,便知你为人,此事便就落定。”剩下的话,却是老夫人来说。
“阿冉,既然成了姜家人,就要守姜家的规矩,明日起,你就跟你阿姐一起去读书,祖母先教导你课业,摸清你的水平之后,再安排课程。”老夫人笑容依旧慈和。
“阿冉,明日起要好好读书了。”
姜云冉回望两位长辈,起身恭敬行礼:“孙女谨遵教导。”天佑二十一年,帝后钦点国子监祭酒姜氏二女云冉成为太子妃。天佑二十一年六月,宫中与姜氏开始行六礼。一切都很顺利。
天佑二十一年十一月,玉京初雪满城。
西郊玉兰苑中,雪松景色宜人,姜云冉身上穿着素白的狐裘大氅,漫步在一片雪景之中。
这是清州从未有过的景致。
她第一次见这样大的雪,心中欢喜,不由在雪地上奔跑起来。咯吱声不绝于耳,姜云冉脸上笑容越发灿烂。就在此时,她看到眼前一抹玄色身影。
年轻男子身形颀长,面容清俊,周身气质如山如峰,让人不敢凝望。然而看到他的刹那间,姜云冉便提起裙摆,向他奔跑而去。“殿下。”
她的声音在林间回荡,犹如快乐的鸟儿,轻灵婉转。景华琰回望她,那一瞬,眼眸中冰峰化冻,重新染上温暖的笑意。“阿冉。”
景华琰伸出手,稳稳接住了向他飞扑而来的快乐小鸟。沉水香扑面而来,是景华琰熟悉的味道。
姜云冉脸颊红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