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烟柳画桥(一)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①
春日的清州,春风和煦,柳蝉莺娇,一片靓丽风景。柳叶抽出嫩芽,在溪水中倒影出绿色的轮廓。微风吹动,溪水波澜,乌篷船在溪流中摇曳。有的来去匆匆,有的悠闲赏景,有的则柴米油盐,日常都生活在乌篷船上。溪水边的青石板路蜿蜒前行,三三两两的行人往来,因着好春光,脸上皆是平静的笑容。
这条永安溪,是清州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清早朝阳明媚,整个清州都热闹起来。
尤其顺着永安溪,更是一派繁忙景象,小码头上人头攒动,叫卖声络绎不绝。溪水蜿蜒,穿梭在清州大街小巷,其中一条支流却慢慢流淌进一条安静的巷子。
这条巷子中的屋舍都景致奢华,两三层的楼阁披红挂绿,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染红了溪水,因着清晨都已熄灭,只在微风中轻轻回荡。巷中很安静。
仿佛无人居住于此。
此刻挂着逸香阁招牌的阁楼中,倒是比左邻右舍要略微热闹一些。几名歌女正坐在后院中,一边晒太阳,一边剥毛豆。她们声音清润,好似清泉拂过鹅卵石,叮咚悦耳。“你听讲没?前几日刘大人来了一趟。”
另一名歌女则惊讶道:“我怎么没见?”
说话的歌女面容清秀,不过已经过了韶华年景,眼尾早有了若隐若现的纹路。
她压低声音:“真的呀。”
她左顾右盼,见无人在,便探过头去道:“刘大人可低调呦,是从后门进来的,我正巧在茅厕,瞧见了他。”
“他来了,直接寻了岑妈妈,留了不到一刻就走了。”江南的女子声音都很温柔,吴侬软语一说,能甜进人心坎里去。尤其是这一条街上的歌女,嗓子尤其好。
一段故事讲起来,仿佛是在吟唱,听得悦耳舒适。此刻二楼隔窗边,正坐着一道姝丽身影。
她只穿了一件柔软的素白中衣,乌发垂落,正靠在窗边读书。只看她纤纤玉指轻柔捏着书本,半响都没有翻动过一页。她一贯耳聪目明,此刻一楼歌女们的谈话自然也听了个清楚。女子慢慢垂下眼眸,鸦睫轻落,遮蔽眼眸中的锋芒。晨光落在窗棱上,在她雪白的肌肤上打下一团竹纹光斑。若此刻有旁人在场,一定会惊呼出声。
这女子真是美若天仙。
尤其那一双明亮有神的凤眸,若是勾唇浅笑,眼尾弧度上扬,是让人怦然心动的魅惑。
仙姿迭貌,风情万种。
见了她,才知这世间竞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女子。此刻,这位仙女人物却懒洋洋靠在贵妃榻边,她似乎对方才楼下人的议论很是上心,手里的书本半天没有翻动一页。过了许久,外面忽然传来一声喜鹊鸣叫。
女子回过头来,放下手里的书本,慢慢起身。她选了一身素色的衫裙,换上之后,便坐在妆镜前上妆。也不知她是如何描画的,不过两刻之后,铜镜中仙姿迭貌的美人就变成了小家碧玉的娇俏姑娘。
减去了三分魅惑,增添了几分纯真,犹如邻居家的女娃儿,人畜无害。女子把自己打扮妥当,正要起身,就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阿冉,起了吗?”
姜云冉起身,快步来到房门前,利落打开房门。吱呀一声,闷了一夜的酒气水粉味道便扑面而来。姜云冉面不改色,依旧噙着唇边乖巧的笑容:“岑妈妈,怎么来得这样早?不多睡一会儿哟。”
岑妈妈笑吟吟看着她,对她的装扮似乎毫不意外。她很客气:“阿冉,进去同你说几句。”
姜云冉乖巧点头,请了岑妈妈进来,才见她手里拎着食盒。“你这孩子总是不好好用饭,仔细饿伤了胃。”姜云冉表现得很是感动。
岑妈妈也的确很会做人。
她给姜云冉准备的,都是她爱吃的菜肴,鸡汤云吞、油炸果儿,配上两碟小菜,清爽宜人。
姜云冉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