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57章:以不能当官作为理由,煽动老百姓造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以不能当官作为理由,煽动老百姓造反?(2 / 4)

成百上千年的脊梁,一点一点的给他们掰正回来。

至于原因。

这世上没有千年万年的王朝,百年间就会有动荡,盛极而衰,自古便有。

可吃苦遭罪的永远都是百姓,至于上位者,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哪怕是风雨飘摇,不得善终,也总好过百姓。

可路上之骨,皆是百姓冻死骨,饿死骨。

所以啊,在乎王朝的兴衰,倒不如让百姓挺起脊梁。

只要遭遇压迫,遭遇不公,也能痛快还击,抵抗命运的不公。

同时,将大明王朝的国策永远的延续在百姓的心中,那不管是王朝如何更迭,国策依旧在沿用,百姓的日子也不会更苦。

随之千年以后,又是一场真正的大爆发。

也只有到了那时起,虽然不能完全区分阶级上的平等,但道德与文化上面,百姓至少也可以得到平等,虽然还有差距。

但这就是世道,人人平等,这是崇高的理想主义,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平等。

“李恒,传旨。”

“即日起,让工部督造应天府学堂,乃至于向外延伸,直至遍布大明天下,而凡我大明百姓之子、皆可入学。”

“至于先生,国子监诸多大儒,皆可为师。”

“还有凡属军中将领,若是想从政者,皆可入国子监学习,一年一考,凡通过考试者,皆可为官。”

“同时,自明年起,重开科举,广揽天下之英才。”

“但鉴于浙东之恶劣,不服王化,罔顾天恩,剥夺其科举资格,凡属浙东及周边地区,皆不可科举,更不可入朝为官。”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但国之根本,谁都不能动摇。”

“若有敢挑衅我大明天威者,以罪论罚。”

“同时昭告天下,若有心存不愤者,朝廷可以允许他们放弃科举,但其终身,子子孙孙,都不能参加科举。”

朱标转头看向了身旁的李恒,直接下旨道。

语气之中,充满了决绝之色。

哪怕是这天下没有读书的人参加科举,朝廷还是朝廷,大明还是大明。

一个人、一群人从来都不能代替天下所有的人。

既然这群读书人不心向朝廷,那就破而后立,让这天下的百姓,让百姓的孩子都读得起书,朝廷出这笔银子。

哪怕是一年没用,五年没用,那就等十年,二十年,终有一日,百姓之子可成才。

在此之前,朝廷可启用军中将领,以最短的时间让他们了解政务,可以暂时主政一方。

一切还是有条不紊,无人能够撼动。

第157章:以不能当官作为理由,煽动老百姓造反?

“遵旨。”

李恒微微躬身,便是踏出了御书房去传旨。

彼时,这道圣旨一出,应天震动、浙东震动,天下也将为之震动。

就连李善长都是一脸沉思,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说白了,当朝太子的魄力,已经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谁也不能动摇朝廷的国策。

而且圣旨一出,金口玉言,绝对不会违背。

浙东这一把算是玩脱了,士绅豪强也要傻眼了。

谁能想到朝廷这么狠,直接剥夺了浙东参加科举的权力。

而凡是敢反抗者,皆以重罪论处,意思已经很明白,那就是杀。

就几个穷酸腐儒,也敢妄称贤良,也敢对国策有所异议,这本身就已经是罪不容诛。

所以杀一儆百,同时也让士绅豪强尝一尝推波助澜的苦果。

因为,要不是他们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些读书人也不敢如此嚣张。

可他们不仅没能让朝廷退步,更是惹得朝廷不快,转而剥夺了浙东的科举资格。

那这些士绅豪强,恐怕就得承受浙东学子们的怒火。

同时,这些无比强势的读书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