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27章:始皇帝的功与过,大一统的理念,刻于骨血之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始皇帝的功与过,大一统的理念,刻于骨血之中。(2 / 4)

任何缘由,只说了一句天下未定,便是敷衍了事。

而如今天下已尽皆在明,就连对外战役,都是打出了我大明的气节。

那胡惟庸提议泰山封禅,倒也的确是在为国着想。

“爹,您想去么?”

朱棡只是转过头反问道。

“不想。”

朱元璋连犹豫都不曾犹豫,便是摇了摇头。

“为什么不想去?”

朱棡还是继续问道。

“你熟读史记,应该明白咱在想什么。”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棡道。

“的确,如果没有出那个哥们,泰山封禅,的确有利于大明。”

“但在那哥们以后,如果您去了泰山封禅,才是对于自己这一身功绩的侮辱。”

“毕竟您打出来的旗帜,乃是驱逐鞑虏,光复汉家江山。”

朱棡也是笑着点了点头道。

此言一出,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明白了缘由。

唯有常遇春与朱樉有些懵,究竟是哪个哥们?

但他们不知道也属正常,虽然朱樉有努力在用功读书,但学问之浩瀚,他才读到哪里?

而常遇春,铁血汉子,大明猛将,虽然认字,但读兵法还行,可是你让他去读书,这不就是难为我常胖子嘛。

“泰山封禅,一共有几位皇帝?”

朱棡转头看向朱樉轻声问道。

“不知道。”

朱樉微微一愣,便是摇了摇头。

“一共六位皇帝,五个还算得上实至名归,至于剩下的那一个,倒是将泰山封禅拉向了深渊。”

朱标有些没好气的抬起头看向朱樉道。

“应该是四个半。”

朱棡思索了一下,便是道。

“嗯?”

话音落下,众人的眼中都有些懵,怎么就四个半?

“唐玄宗李隆基要是能少活二十年,他所铸造的开元盛世,也的确配得上泰山封禅。”

“但这也不影响,因为他的泰山封禅,有着开元盛世作为基础,虽然后期昏庸,但倒也说得过去。”

“所以这哥们算半个,倒也不算拉低了泰山封禅的含金量。”

看向一脸懵的众人,朱棡又是开口笑道。

“倒也贴切,毕竟如果没有宋真宗赵恒,咱也的确会去泰山封禅。”

朱元璋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道。

唐玄宗李隆基的确是后期昏庸,但这哥们前期也是位励精图治的明君。

要不然岂能有开元之盛世,大唐之巅峰。

这么说吧,这个时期在李隆基的治理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

乃是封建王朝的顶峰之一,也是中原历史上的巅峰时期。

然而,尽管开元盛世标志着唐朝的鼎盛,但同时也是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随着盛世的延续,土地兼并、腐败等问题逐渐显现,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最终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

但这也不可否认,开元盛世铸造了一个巅峰的时期,所以李隆基功是功,过是过。

毕竟没有人知道后来的事情,那这一位的泰山封禅,以功绩而论,倒是配得上。

“至于剩下的皇帝,第一个封禅的皇帝,始皇帝嬴政,结束了春秋数百年分裂的局面。”

第127章:始皇帝的功与过,大一统的理念,刻于骨血之中。

“建立了中原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其功绩,统一六国,建立皇帝制度,统一度量衡,开设郡县制,延用至今日。”

“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始皇帝的功绩不可磨灭,泰山封禅,还是由他而启,自然无愧天下。”

朱棡又是看向在座的所有人,轻声开口道。

“你倒还挺推崇始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