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用。
但是以大明铁骑之锋锐,拿下吐蕃,打穿乌斯藏,绰绰有余。
毕竟就算是没有朱棡参与,按照史记记载而言,由卫国公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深入吐蕃腹地。
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人,获马、牛、羊二十余万匹,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
“末将明白,此战必胜,大明必胜!”
包括朱樉在内的所有将领,皆是单膝跪于朱棡的身前,正色道。
“诸位,待你们荡平吐蕃之日,孤会为你们请功封侯。”
“而你们也即将如你们的父辈一般,成为我大明的中流砥柱。”
朱棡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满意,便仍是郑重道。
“为国杀敌,不求功勋!”
沐英、何文辉等诸将的周身一颤,但还是回道。
“都起来吧。”
对此,朱棡轻轻摆了摆手,这些少年将军方才缓缓起身,重新落座。
“文辉兄长,平安兄长。”
待到落定以后,朱棡又是看向何文辉与平安唤了一声道。
“啊?”
何文辉与平安微微一愣,便想起身。
但却被朱棡打断,示意其坐下回话。
“此战以后,朝廷需要一位坐镇西南的将军,用来为朝廷稳固西南局势。”
“对于这个人选,除了大哥,也就只有文辉兄长,还有平安兄长可以胜任。”
“所以我想请两位兄长,坐镇西南,施以我图之大计。”
朱棡想了想,便是看向何文辉与平安继续道:“而且这是朝廷针对乌斯藏的百年大计,非至亲至信之人不可胜任,而且环环相扣,棋差一招,便是满盘皆输。”
闻言,何文辉与平安顿时陷入了沉思,眼中更是闪过一抹犹豫之色。
这可是一项重任,一个不慎,便可能毁了朱棡的苦心谋划,所以哪有那么好接下来。
可是对于何文辉与平安,朱棡是出于再三考虑,方才做出的决定。
毕竟,何文辉与平安皆属于勇武,而且极具谋略,绝对是可以作为良将、上将所用。
但平安从性子上来说,比之何文辉,多了一丝莽撞,少了一丝谨慎。
所以朱棡想让两人相辅相成,共图大计。
“老三,不如让我坐镇西南吧?”
见状,沐英想了想,便是开口道:“文辉身体不好,平安有点莽撞,而在场之中,就数我最合适,倒不如让我来吧。”
何文辉的身体一直不好,这的确是事实。
第124章:更长远的战略目光,拿下中南半岛。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大明的开国名将道舍,也就是何文辉,于洪武九年六月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而相较于历史上的何文辉,现在的何文辉身体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没有身死。
只不过这一战以后,何文辉究竟是死是活,就犹未可知了。
“大哥,别闹,咱现在能吃能喝,身体倍儿棒。”
只是沐英的话音刚刚落下,何文辉便是反驳道。
并且伸出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以证明自己真的很健康。
“我是有点莽撞,但国之大计在先,俺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
平安也是涨红了脸,狡辩道。
很显然,那一句平安有点莽撞,直接给平安干破防了。
“沐大哥,我和老汤回来的时候,带了在太原的医师,而且送到了何大哥的府上,为何大哥疗养身子。”
“要不然,这次三哥点兵,岂能点到何大哥的身上。”
邓镇也是笑着开口道。
“没错,这也多亏了殿下,要不然前几个月,我可能就撒手人寰了。”
何文辉也是有些感慨的笑道。
“自家兄弟坐在这里,你一口一个殿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