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淤泥。
“既生樉,何生棡啊。”
良久以后,朱樉颇为感慨的说道。
这声音落下,无数白眼升起,都觉得朱樉挺不要脸的。
而望向众人的白眼,朱樉的老脸也是一红,的确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
毕竟即便是将朱棡比喻为诸葛亮,你朱樉也不可能是周瑜。
对了,这句话出自一本书中,而这本书分为十二卷。
名为,三国演义,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乱世,逐鹿中原,三家归晋的故事。
而这本书一面世,便是瞬间风靡京师。
至于这本书的作者,后世之人都晓得,那便是大名鼎鼎的罗贯中。
出生于元朝末年,逝世于建文二年。
至于为何能风靡京师,还是因为朱棡的缘故,也就是幕后推了罗贯中一把,三国演义才能于洪武年大放光彩。
才能被众人所熟知,就连不爱读书的秦王朱樉也知道其故事情节,读到深处,爱不释手。
这才能说出这句既生樉,何生棡。
“那咱什么时候能见见你这个神机营?”
随后,朱元璋又是一脸期待的看向朱棡道。
“等我大婚结束以后,我们便去太原走走吧。”
“毕竟哪怕是信中写的再详细,但也总比不过亲眼所见。”
“而且有些细节,他们也不明白,所以根本写不出来。”
“至于改良火铳,太原直至今日,也还在投入发展改进之中。”
“但我可以将其调来京师,成立专门的火器院,用来研发与改进火器。”
“毕竟我已经将种子种下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开花结果,那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他们可以成功。”
朱棡想了想,这才看向朱元璋笑道:“当然,我会让他们来的时候带上改良好的火铳与火炮,这样一来,您对于火铳与火炮的威力,会更直观。”
“好。”
朱元璋几乎没有犹豫,便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所谓的王朝尊严,就在剑锋之上,手中有剑不用和没有剑,是两码事。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以对于火器的改良和研发,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可只要能用于强国,朱元璋也愿意。
毕竟底层出生的朱元璋,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所以他可太明白火器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那只要我们有强大的火器配备,以绝对的火力压制,纵然与万国为敌,掀起滔天巨浪,他们又能奈我何?”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精芒,便是道。
“不全对。”
朱棡微微摇了摇头。
“为什么?”朱标有些不解的看向朱棡。
“强大的火器配备,是让我们拥有掀桌子的底气。”
“但大明要做的事情,是以全方面碾压之姿态,让这世上的诸国,永远都追不上大明的步伐。”
“直至宝剑开刃,剑锋席卷天下,以此鼎定我中原称霸世界之势。”
朱棡又是揽过朱标的肩膀,方才笑道。
“我明白了。”
对此,朱标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现在的大明,的确是在进行全方面的发展,以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竟吞并天下,绝不仅仅是这脱口而出的四个字,而是一场长达数年的谋划,才有极小的可能成功。
“五龙同朝,当真是恐怖如斯。”
宴上,再未曾开过口的李文忠,望向眼前的这一幕,心中默默的闪过这个念头。
朱元璋乃天下真龙,这是事实。
朱标国之储君,乃为幼龙,这也是事实。
晋王朱棡志在天下,未来必定有所作为,恐怕不输朱元璋,所以自然也是龙。
至于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李文舟又是深深的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