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得不承认,年少的不可得,真的会成为一生的遗憾。原来,她是真的很想他。
那一年,她在微博翻阅到他出道的消息,听到他的第一首歌,下载过后,她反复听了一遍又一遍。
既然觉得遗憾,既然无法放下,那就再出发。同年,她开始为他学着作词,并为他创立了一个微博账号,只关注了他一个人,发布转发的消息也全是他。
后来账号越做越大,渐渐有了权重,她通过微博账号联系宋淮言的经纪人,她拒绝报偿,只提出一个要求:
她拒绝向任何人透露自身任何消息,写歌词只出于爱好,不希望任何人打扰她的私人生活。
经纪人同意了,但是协商过后,他提出每年都会第一个为她寄出宋淮言的新专辑和周边,并会在每一年的演唱会为她预留一个位置,除此之外,如果她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他会尽最大可能满足。温觅没有回应。
她怎么会看不出来,提出这份补偿的人是谁,想见她的人是谁。她只是不想迈出那一步。
她曾经看过顾城的《避免》,诗中有一句话令她至今记忆犹新:“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一片片的凋落,所以,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
她站在这条路的开头望向他们必然的结局,为了避免更深更重的遗憾,她拒绝了开始。
只是思念具有烈性的腐蚀力,将她在心底深处竖起的那扇屏障逐渐侵蚀,将更浓重的感情放出。
他的才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出了一首又一首的歌,带着她作词他作曲的歌走向更大更辽阔的舞台,网络上有关他的作词人的流言也甚嚣尘上,她的微博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成为了他的大粉。只是相关的负面评论会被控评,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她,他或许以为她习惯于平静安然的现实生活,于是用自己的力量避免她被更多人打扰,即便他私下里找过她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诚恳邀请她见面。大三那年,温觅开始实习,她渐渐从大学忙碌却庸俗的无意义内卷中挣脱,找到了自己独立生活的意义,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社会。那年,也是他出道的第三年,他在一年内获得了无数奖项,之前出的歌也一首一首火起来,拥有了更广阔的知名度。同年冬天,他在北城举办演唱会。
他在微博上留言希望她能来,他会一直遵守约定,为她留下那个位置。演唱会的那天,恰好是乔言心生日,下午下课后,她们四个外出聚餐,吃过饭后,几个正在商量着去哪里玩。
庄薇看出温觅的心不在焉,忽然出声:“温觅,我记得你今晚还有事情要出去对吧?既然这样,那就我们三个去吧。”温觅抬头,对上她含着深意的双眼,庄薇轻轻笑了笑:“快去吧,做你想做的事。”
几秒后,温觅抓起包,跟三人道别,转身出去,她看了眼钟表,步子越来越快,跑到街道边打车。
她没有去想自己是否该犹豫,因为坐上车半个小时后依旧剧烈跳动的心脏已经给了她切实的答案。
路上有些堵车,但她最终按时赶到,即便已经跑得气喘吁吁。那是多年后重逢,她第一次见到他。
和隔着屏幕的他完全不一样,他已然变得成熟,稳重,可以扛起自己的未来,眼神却比以前更加疏离、淡薄。
但他站在舞台上唱歌时,是不一样的,她知道他热爱每一个舞台,每一首歌,他在用灵魂与每一个曲调共舞。
温觅坐在台下,看着熟悉而陌生的他。
从几个教室的距离,变成千万人海,原来是这种感觉。他在被无数人爱着,他们爱他的才气,爱他在舞台上的模样,爱他的每一首歌。
但她爱上的,是每一刻的他,每一个样子的他,爱他的灵魂,爱他的过去和将来。
她静静坐在台下,听着他唱着那些年她写给他的歌曲,在众声喧哗之时悄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