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今天截止到现在已经发放了213人的资源,其中限定款100块砚台已全部发完,皇室的民众好感度增加了15%,陛下的民众好感度增加了22%.…好精洛的数据,究竟是怎么做的调查?这个问题系统你怎么不给解释了。】同样感叹精准的还有宋仁宗本人,当然,他还感叹一件事。“我们大宋还是有不少家境贫寒的人的。”宋仁宗顿了顿,“不过也有可能就是不想和小孩握手,要是和我握手的话,估计砚台一个都不会送出去!”
“哦,所以呢?“听宋仁宗和小孩比较的曹皇后相当冷淡,一句话让宋仁宗的情绪值再次下降。
并且不满足于此,还追着杀宋仁宗。
“你要是太闲,就去找吕夷简再商量点活儿来干,别来烦我。”果然就不应该来和这个女人讲话!
以后无视她!
宋仁宗自觉自己也是相当忍辱负重了。
若是被苏景和知道了,那他和曹皇后的婚姻将会被苏景和定义为经典款自我感动型--完全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睦,但是自觉自己为了孩子让步太多都没有离婚。
哎,这大概是人类的劣根性,从古代一直到现代都“继承”了下去。没了曹家这个小插曲,苏景和又看了一点包拯的案子。【哎,一线是真忙,每天要处理这么多百姓的事儿。嗯,狗是谁家的…这个想到了唐朝的判猫儿的诗词,好适合,包拯会给自己判狗归谁的事儿也写个诗吗?】
要是让我写也不是不行。
包拯在两方争执的时候,也是抽空顺着苏景和的思维思考了一番。越想越觉得,苏景和确实说得很有道理,他这个场景甚至能仿照人家的写。猫捉老鼠,他们这狗也是又捉老鼠又打猎的,这次就是说狗叼回家一只野兔子,两方都觉得是自己养的狗应该归自己,于是一路从村长那边判案判到他这儿的!
哎,但包拯也不知道这该怎么判,总不能和诗文里一样,说要不给他自己,或者推出来宰相,说去问问宰相吧?
包拯努力思考了一会儿,都有点想听听苏景和的意见了。奈何苏景和现在的注意力又不在他这边了,也没个可以参照的对象。苏景和带着俩小只提前吃开封府这边提供的午饭的时候,还好和俩一起规划呢。
“感觉如果能够免费提供一份午饭的话,还能再刷一波好感度。”“不能再多了,我们下一次该怎么办呢?”福康公主的目光落在最兴来身上,稍大萝卜头担心小萝卜头的未来。“再过四年,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到时候最兴来比现在又大了一点,还按照这个规格的话,危险又多一分。”
福康公主的担忧,最兴来完全没有体验。
他把每道菜都品尝了一遍,最后指着中间的素菜,清炒小青菜,对两人说,“吃的话吃这个,这个最有味道,好吃。这个不推荐,太涩了,像是没炒好。这个是肉,应该不能浪费,做得中规中矩、”苏景和一度怀疑,是和苏轼认识久了,让最兴来和苏轼一样,对吃的相当在意起来。
这简直和赵宗实能组成一个互帮互助小组了,赵宗实去种地,种出来的给他们俩吃货吃,也就是缺一个喜欢养鸡鸭鹅牛羊的,也缺了个喜欢钓鱼的,不象纯开餐馆的组合。
福康公主听完最兴来的话,拍了拍他的小脑袋,温柔地宽慰他。“继续吃吧,下次我也和你一起来。”
相当宠弟弟了。
也很有带着智障弟弟艰难讨生活的感觉。
下午的时候,福康公主、最兴来差不多是到两点就"收摊",没发放完成的依旧保留在开封府,有人需要随时可以来领。“这样的话开封府的人就会多出一件事来。“苏景和想了想,感觉这个处理办法不是很到位。
“那要不……分发给周边的学堂?“福康公主迅速想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但又自己否定了。
“姐姐说在印刷技术革新之后,就已经送过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