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考试结束后,她顺利拿到降分政策,算是有了个保底。游灿和她研究了近几年T大的分数线,觉得高三依旧不能马虎。别说5分10分,哪怕丢掉两三分,都有可能和梦校失之交臂。9月份正式开学后,游灿就不再来学校上课了。最初,他还会学校家里两头跑,就为了中午一起吃顿饭,明厘看不下去了,让他回家歇着。
刚好附近有个竞赛班在招助教,对能力要求高,但时薪比普通老师要高出三四倍。
游灿把他那金牌和证书拍了张照片发过去,当天就收到消息,让他第二天去上班。
他想着,竞赛奖金,再加上兼职赚点,攒着等高考结束后来个毕业旅行。于是,他白天就在竞赛班教课,晚上到点在校门口等她,然后一起去麦当劳学习。
如果八月份还只是预告,九月一开学,班里气氛明显就不一样了。焦虑和紧张充斥,教室里承接了太多太多的负能量,像个随时爆炸的大气球。
先前懒散的学生一夜之间像是被人下了咒,课间都不愿意挪动半步。还有同学索性搬过来一箱纯牛奶,打算长期攻坚。老师在讲台上动员,“都高三了,不用我多说,下学期开学就是一模,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一模成绩和你高考成绩几乎一致,也就是说,一模之后,提成绩就很难了。”
离一模还有一个学期,也就是说,成败在此一举。老师这番话,无疑又把班里紧张焦虑的情绪推了个高潮。体育课从每周两节缩减为一节,再也没人起哄要在课间看动画片,成绩好的坏的都一个样,钉在座位上,恨不得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省下来做题。“别跟着瞎紧张,按部就班慢慢来。“游灿听她说完,认真分析了一通,“拼个一两周还行,但接下来还有两百多天,愣头愣脑冲上去,没两天就得泄气。”明厘走进麦当劳,坐下,说:“是的,班里确实有点浮躁。”“高三了,肯定着急。“他说,“一班也差不多,都不用巫老师在讲台上强调,通通改邪归正了。”
“是啊。“她轻轻说,“我们班好多同学搬出宿舍了,要在外面租房子,宿舍到点熄灯,他们想学得时间长点。”
“熬多了效率太低了。“游灿说:“我觉得吧,不是要抓住每一分钟学习,而是要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
“说得对。”
说到底,拼的还是效率,而不是时间。
她提提精神,翻开一套卷子,“你帮我计时,然后做完这一套,我要重新做个计划表。”
明厘和游灿虽然在学习上风格不同,但本质都是行动派,今天订好计划,不用明天,五分钟后就开始实施。
“你看啊,我研究了这几年分数线,如果要想去T大稍微好点的专业,你数学英语都得接近满分,物化生起码得92分以上。“游灿用笔圈出几个数字。“所以说,年级第一没用。”
“年级第一没用,但是你能行。"他鼓励似的揉揉她的短发,“差不多到这儿吧,再不睡明天起不来了。”
明厘从桌子上抬起头,揉揉眼睛,“我要再看看生物书,今天做题特别不顺。”
“那行,我再给你提问一遍。”
一轮复习,进度推得很快,每天串一遍知识点,然后无休止的做题,查漏补缺,再继续下一章。
往往是前面的漏洞还没填好,下一个新坑又出现了,攒着周末放假一块填平多好,可惜周末又让考试占满了。
明厘属于坑不多,而且很浅的那一类。
但她的目标是T大,别说有坑了,一点点瑕疵都是致命的。从短袖换到卫衣,也就一两周。
国庆节放假三天,明厘终于歇了歇,和芭娜娜打了个长电话。她在纽约潇洒,还没忘了明厘要高考。她说,从现在到高考结束,就不去找她玩了,考完后的暑假再疯。
明厘说,也不用那么紧张,她成绩很稳,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不想特意为了高考牺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