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说(2 / 3)

存在和利好农民农业的政策也在为百姓的温饱保驾护航,而蒸汽机等新科技带来的工业革命也为大众提供了诸多岗位,种种因素下,现在大梁的普通人可以说是全世界过得最好的,没有之一,便是此时西方的强国,也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而日子好过了,对精神食粮这方面总是有些需求的,相比较于看戏听曲看杂耍,阅读是更容易获取,不受限于时间的,价格还相对低廉的。这与现如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进有关,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大大降低了报纸书刊杂志的成本,最便宜的小报,花费3文钱就能买到,而3文钱如今在大梁,只能买2个拳头大的素菜包子,若是换作大城市或者旅游区,也就只能买一个包子,想要吃顿饭,那都不可能。

再者便是现在国内政局稳定,社会发展平稳,与大梁接壤的国家没一个不是俯首称臣的,而与大梁远隔大海的,早些年的时候也叫他们领略了大梁的‘以德服人’,至于这‘德’是武德的德,那就不是很要紧了,总之,也是教会了他们做人,没那个胆子对大梁动爪子的。

国内国外,一片和平,再有大梁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那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小说行业,能不发达吗?

更何况前世在有电影电视短视频的情况下,小说行业都能占据庞大市场,而现在的蒸汽大梁连电力都没有出现,娱乐方式还是传统的戏曲戏剧听书杂耍这些呢,小说行业在这搞得繁华热闹,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同样地,小说行业在这个时代也是比较卷的。

或者说,在建国一百多年后,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挺大的,想要轻易赚得大钱,再不是从前那般简单。相较于其他需要高智商或者重劳力的行业,写小说对普通人而言算是一条比较不错的道路了。

虽然也存在不少写了多年依旧没有出头的例子,甚至这还是普遍现象,但是一旦爆火,赚普通人打工二三十年的总薪资都不是问题。

而这样的幸运还时常降临在普通人身上,不分男女老少,小报新闻上,书刊报纸上,都能看到相关的宣传报道,于是乎,越发吸引了人们挤入这行当。

戴琳琅也是其中想挤进去的一员,毕竟在这个时代,可供选择的岗位实在太少了,当一名作家,只要成功了,或者别那么失败,那就是份轻松自由的活——当然这也是现下普罗大众对这职业的刻板印象,总觉得作家就是摇摇笔杆子,不需要费什么劳力,也不会被东家管着,更不需要朝九晚五,稿子发表出去了,钱就落了口袋。

至于作家灵感殆尽的痛苦,被退稿的挫败,为了赶稿熬夜通宵的超负荷工作状态,那都是不被看见的。

戴琳琅倒不会对此没有心理准备,毕竟她自己就尝试写过小说,自然是体会到写小说的不容易,但她依旧选择就读风华书院的文学院,便证明了自己对这一行业的热爱。

没恢复记忆之前,她只觉得自己是从小热爱阅读,读多了就有了创作的念头,但恢复记忆后,戴琳琅又多找到了一个理由,也许是潜意识里,想要弥补上辈子没有选择文学的遗憾呢?

上辈子她高考时,中文系是出了名的难就业专业,在父母老师的建议下,戴琳琅没顶住劝说和压力,选择了其他专业,但是她心里还是一直有个写作梦的,也付诸了实践,开始在网络上写小说。

一开始什么都不懂,签约了个小网站,蒙头就是写,后面认识的作者多了,那小网站倒闭后,她也跟着交好的作者去别的网站写。

可能她当时写的题材恰好踩中了热门,新签的网站流量也大,还真叫她写出点成绩,靠写网文赚到了钱。

虽然一开始是因为爱好与梦想,但是金钱的激励无疑是很大的,特别是于大学生而言,那是一笔蛮多的钱,是做家教辅导也赚不来的。

于是戴琳琅就开始一边上学一边写小说的生涯,在她穿越之前,她也是卖过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