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几位师叔便有些不要脸了。
康大宝背着货栏做行商的时候未见得他们回来;重明宗被谢复征丁的时候不见他们回来;全宗上下被州廷派去做旗杆的时候更不见他们回来。
第一百六十三章 都回来了(感谢简v老哥的一万点币打赏)
偏偏蒋青筑基过后,他们一个个老眼通红的嚷嚷着要回来了。
而今整个云角州都难寻到什么太平日子可过,他们在外头做个小门小户的,也难说过得多么舒服。若能回到重明宗给一位筑基真修做长辈,这是多么大的福气?!如何不想回来?
可在重明宗上一代弟子中,除了何掌门、李师叔、连师叔三人之外,都不过是庸才罢了。
康大掌门既看不上这些师叔的本事,又厌恶他们前倨后恭的做派,于是便只将他们从前从重明宗中分家带走的事物尽数折价收了回来。
至于回归宗门一事,康大宝却未松口,只说将来再看,将这些老东西尽都吊着。
当年被师叔们分走的物什已经收回来了大半,这下能让康大掌门还念念不忘的东西,便只有当年被修师叔移走的那株榆树了。
正好修远山也来了信符,康大宝还要为蒋青筹备筑基大典之事,脱不开身,便只好将这件事情指派给周宜修去做。
周宜修领了要去修安山处移回榆树的指令过后片刻不歇,叫上康荣泉,二人各乘着一匹荒牛便急匆匆地赶到了呙县修家的墨云庄。
修家从重明宗建派伊始便是重明宗第二大家族,先是仅次于张家、再是仅次于何家。
如今修家算上修远山在内,还有三名修士,尚算不错了。
修远山倒未想过康大宝三兄弟竟是一个不来,意外之余还带着些许失落。
于是只朝着年岁与他也相差不多的周宜修遥指一下大榆树的方位,轻声言道:“就在那处,这棵大槐树当年是我与大师兄一道从寒鸦山中移回来的。
后面分家又移栽了一道,是以亏了元气,一直长得不好。老夫也请过几位入阶的稼师来看过,都说不敢动作,再动怕是就种不活了。”
“无妨,晚辈先去看看就是。”哪怕眼前的修远山修为还不如他,周宜修仍旧持晚辈之礼,言辞恭敬,未见倨傲。
修远山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自然知道眼前这老修不是在敬自己,便带着周、康二人行到了榆树下头。
“哈,”修远山轻轻拍下榆树的树干,面上浮出一丝惭色。
这株榆树自被修远山迁来过后,元气损失不轻,这榆树叶也再不复从前那般蕴含灵力、几可比拟一阶下品的灵植了。
也因如此,修远山自己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来过这里了。
“当年我家嫂嫂心善,明明知道榆树钱可以换些灵石回来维持宗门的,她却偏要留下一些给小辈们做顿饺子吃才干。还要拿话哄他们,说是用拾起来的榆树钱做的,好让他们莫要生出愧疚来。”
修远山感慨过后,又叹了一声,才朝着周宜修沉声言道:“周道友,这便开始罢,将我这不孝门人对宗门的最后一分眷恋也斩了去。”
“多谢前辈。”周宜修不在意修远山这伤春悲秋的做派,朝着榆树上下仔细端详了一阵,皱眉过后又舒展开来,向康荣泉一招手,小胖子小跑过来,便听到周宜修开口言道:“荣泉你来看看。”
康荣泉应声领命,先掐起灵决,指尖泛起一点翠绿色的灵光,点在根茎上头。
熟悉好了叶脉过后,再摘了叶片端详一阵,又切下一小片树皮在口中咀嚼起来,不久过后,他的小胖脸上便现出了然之色:
“回周师,这榆树叶生黑斑、树皮辛辣泛苦泛干、入喉有烧灼之感,应是得了炭疽之症。只消以三两明铅磨粉融于三明液中,再涂抹于树根表面上头,不消半日时间,怕是就能祛除病症、还复元气了。”
康荣泉话后周宜修还未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