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136章(二更)
付老夫人说的道理,付采萍未必不懂。
但是现在她的孙女婚姻生活陷入困局,她这个当奶奶的着急啊。一切道理在情理面前,似乎都不重要了。
付采萍哀求:“嫂子,你不是说娘家永远是出嫁女的依靠吗?算起来,你们也是顾琳的娘家啊,得给我们顾琳撑撑腰啊。”付老夫人也苦口婆心:“采萍啊,真正的依靠不是持强凌弱。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真正的依靠,是给她底气,无论她做什么都支持。”她相信小姑子都这个岁数了,肯定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只是当局者迷,关心则乱。
“嫂子,凭良心说一句,如果是你的亲孙女,你舍得她受这样的委屈吗?”“如果是我的亲孙女,那就不可能嫁过去。”“嫂子,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不嫁都已经嫁了,孩子都生了,难道要顾琳跟明丽堂姐那样离婚吗?”
这话付老夫人听着可不高兴了,说自己孙女就是,怎么还连带着看不起明丽娘家了?
再开口,付老夫人语气明显带上不悦:“离婚怎么了?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这个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你不要拿你迂腐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离不离婚,我告诉你,除了当事人,没人能替她感同身受,更没资格去评价。不管是选择委曲求全维持婚姻,还是跨刀斩乱麻结束关系,别人都没资格评价。”只不过委曲求全看着让人憋屈。
这一通电话,又是闹得不愉快结束。
搁下话筒后,付老夫人愤愤说了句:“幸好这会你们爷爷不在,不然肯定又会暗暗生气。”
对于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付老爷子其实一直都很在意,奈何两人性格实在合不来。特别是后来因为顾琳的事,两人差点老死不相往来。后来缓和了些,但因为这一年多来顾琳和婆家矛盾不断,又再次影响到了兄妹两的感情。
这半年多来,付采萍没少往家里打电话,甚至他们也去过一趟顾家。但又如何?
根本问题是什么?是顾琳的婆家还想她生多一个,甚至几个孩子。但是国家政策不允许啊。
所以这事情啊,要么顾琳婆家人转变观念,要么顾琳斩断关系,不然就是死循环。
想到这事可能没个头,付老夫人感叹:“有时候亲人之间真像冤孽。”付母安慰婆婆:“妈,你们要想开些。当初顾琳还没嫁过去,你们就提醒过,那家人条件虽然好,但心术不太正。是顾家人要一意孤行,现在弄成这样,又有什么好怨人的呢。”
说到怨,付母就觉得姑妈一家很过分。
确实,在顾琳下乡一事上公公没帮忙,是有点不近人情,但公公就是那性格,要他徇私枉法,比要他命还难受。
姑妈总说是下乡毁了顾琳,那也是政策毁了她,不能完全怪到公公身上。况且那些年下乡的青年那么多,回城后不也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唐明丽补了句:“现在也没到绝路,他们想继续过下去,或者想结束这种生活,都是可以的。生活哪有那么多既要又要,很多时候都是要舍去的。我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爷爷现在抬出身份压他们,但能压一辈子吗?过个几十年人老珠黄再被抛弃,怕是比现在更惨。”
“几十年?"付老夫人听得都乐了,“那不得活成老妖精了?”“怎么就成老妖精了?爷爷现在不过七十来岁,再过几十年也就百来岁。”“百来岁还不是老妖精?”
“不是。“唐明丽一本正经道:“百来岁,也就是百岁老人。”几十年后,百岁老人还有补贴拿呢。
付家人都被唐明丽这一本正经说的话逗乐了,冲散了因付采萍那个电话的不愉快。
但在吃晚饭,付老夫人告诉付老爷子这事时,还是不可避免再聊起。付老爷子不悦道:“她今年过年最好别来拜年,不然要是敢哭哭啼啼,我肯定得说她。”
这一说,指不定又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