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辆出租车停在那里。
付辞没有犹豫,选择坐出租车。
回厂的路上,付辞一直抿着唇。
唐明丽不知道他是因为想着别的事,还是因为还在后怕自己路上遇到抢劫的事。
她猜测大概率是后者。
为了转移付辞的注意力,她故意道:“今天挺幸运的,竞然那么凑巧就有出租车停在这里。”
本是和付辞说的话,出租车师傅却兴奋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我们公司今年下半年新增了三十辆出租车。”
三十辆出租车,如果放在几十年后,根本不算什么。但现在可是1982年啊,能有出租车的城市都没几个。
唐明丽也不好不回话,便对师傅说:“这听着是要加大力发展的意思啊。”“可不是,越来越多外商来深圳投资,不完善交通怎么行。”“师傅,你说得对。”
两人聊了一会,付辞都没开囗。
唐明丽不知道怎么办了,只好小声问:“你怎么了?”付辞这才笑了笑,说:“没什么。”
“你一直抿着唇不说话,是不是在生我的气?”“怎么会呢。"付辞连忙否认,“我怎么可能会生你的气。”“既然没有生气,为什么不说话?”
付辞叹了口气,握住妻子的手,和她说实话道:“我就是需要一点时间平复心情。”
两人一起这么多年,可以说,妻子从没像今日这么危险过。他清楚这是意外,却依然心有余悸。
他不敢想,如果今日那几个歹徒更残暴的话,她会遭遇什么。可越不敢想,就越控制不住往这方面想,越想越后怕。他后悔自己和妻子说了工厂目前的难处,后悔妻子提出要过来帮忙是,没有立刻坐最晚一班车回去接他。
唐明丽回握住付辞的手,心酸道:“还不如干脆生我的气呢。”“说什么傻话。”
她受了那样大的惊吓,他如果还生气,那还算人吗?“如果气一顿可以不再闷闷不乐,我宁愿你生气。”“傻瓜,我没有闷闷不乐。“付辞无奈叹了口气,意识到不能这样,不然他的小妻子会胡思乱想。
于是,付辞指了指车窗外,和唐明丽聊起深圳的变化。“我刚来的时候,两侧还是泥砖房。”
唐明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向窗外。
路还是尘土飞扬的泥路,不过道路两旁却是新建了不少房子。这时候的深圳关外,单看基础建设,和广城市区还是没得比的。二十多分钟后,到了边防站。
两人下了出租车,排队过关。
人不是很多,两人很快就通过关口。
来到关内,一切又不一样了。
深圳的关内和关外,从设立特区之日起,到两千年初,一直都仿如两个世界。
付辞并没有直接带唐明丽回厂里,而是去了一家饭店吃饭。吃饱喝足,又带她去百货公司买了好些吃的用的,才踩着太阳的余晖回厂。阔别几个月再来,工厂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生产线就多开了一条,人也多了许多。
他们回到的时候刚好是下班时间,工人熙熙攘攘从车间出来,赶往食堂吃饭。
这场面,看得唐明丽深有感触。
怪不得那些经历过经济上行期的人说,经济上行还是下行,看人的精神面貌都看得出来。
现在这些工人,没有一个人脸上是死气沉沉的。无论是中年人还是年轻人,脸上都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笑容。这时候的工厂生活,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娱乐。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甚至电视都没有,厂内也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场所,唐明丽能想到的,工人下班后的唯一消遣,可能就是几个人围在一起聊天但似乎没有人抱怨这样的生活无聊,也没有人会说这样的生活是浪费生命。这让唐明丽不禁去思考,为什么几十年后,人们会那样绝望自己的生活被工作充斥?
或许让人绝望的不是忙碌的工作,不是内卷,而是拼尽全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