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看着剩下的那点袜子,感慨也卖不了多少天。婶子眼神也是有些意犹未尽。
回到筒子楼楼下,李红将手中的那袋袜子递给邻居婶子,两人笑着约定好明天上午几点出门就散了。
唐明美看着,无力无奈。
难怪发现不了,原来袜子都在婶子家。
手空了下来,李红立刻伸向还在熟睡的外孙女,心疼得想抱过来。唐明美也心疼给母亲劳累,不让她抱孩子。“先回家吧,省得把她弄醒。”
“也对。"李红放下手,母女俩上了楼。
回到家,唐明美把孩子放到床上盖好被子,再出来客厅,不等她开口细问,李红就一五一十坦白自己为什么会摆摊卖袜子。“那天我和你爸聊起万一红糖厂倒了你怎么办,我就想到明丽说开服装店挺挣钱的,想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就开间服装店得了,反正明丽有经验,可以向她请教。但是你爸又担心万一血本无归怎么办。开服装店确实有点冒险,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你婶子拿了批袜子卖。想说能挣钱当然最好,不能挣钱也学习了下怎么做生意。”
唐明美就知道,母亲会这么干也是为了自己。她心疼又恼火道:“妈,你怎么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就是不想想自己年纪多大了。”
李红:“以前我也觉得人上了五十岁得认老,但是摆摊以后,我觉得五十来岁真的不老,正是当干的年纪。”
“那你至少不能瞒着我们啊。”
“如果我提前说了,你们会支持吗?”
唐明美被问住了。
如果母亲提前说了,她大概率还是反对。
甚至,如果不是今天亲眼目睹摆摊的生意这么好,她怕是依然还是会强烈反对。
见女儿不说话,李红道:“看,被我说中了吧。”她从给口袋里掏出今天分的钱,一张张又数了一遍后,在女儿面前晃了晃。“你看,今天就挣了十二块钱。加上前两天挣的,都赶上你一个月的工资了。女儿啊,摆摊真的挺挣钱的。”
李红说着,双眸不自觉发亮。
她活到这个岁数从来没挣过这么多钱,实在是激动。亲身体会过后,她才彻底明白明丽说的,改革开放好。改革开放多好啊,能允许人卖东西挣钱。
而唐明美呢,满脑子都是那句,才卖了几天,就要赶上她一个月的工资了,红糖厂现在动不动就休假,工资也不按时发放,她是不是也该另外谋条活路做生意这事,明丽有经验,要不要先问问她意见?纠结了两天,唐明美越来越蠢蠢欲动,还真跑到邻居家借电话打给唐明丽。然而打过去才知道,她竞然去了深圳。
电话那头的付老夫人语气抱歉道:“昨天才有的,你要是早一天打过来就好。”
说完又关心问:“是不是李大柱又找你了?”“不是不是,我就是有点问题想问问,也不是什么打紧的事,等她回来也可以。”
“哦,是这样啊。”
寒暄了两句,就挂电话了。
唐明美付了邻居电话非,丢了魂般离开。
明丽去深圳,恐怕也是着急怀孕了。
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她为钱烦,明丽为孩子烦,都不容易。不过唐明美完全不知道,她想错了。
唐明丽这次去深圳,还真和怀孕一点关系都没。上个月底,付辞谈成了一笔外贸大合同。年底本来就忙,这下更是忙成陀螺。
不过比起忙,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厂里的文员不太懂和香港那边的人沟通。
为此,付辞焦头烂额。
唐明丽不忍看着这个大订单出问题,于是主动提出过去帮忙。她上辈子当社畜的时候,也没少和港澳台的打交道。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付辞当然不反对,甚至还非常高兴。但就是不放心她自己坐车过来,想说等过两天他能腾出时间,亲自回去接。唐明丽也知道这时候的车站乱,但也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