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医院,是为了爷爷。
看向前方正搀扶着爷爷慢慢走着的奶奶,唐明丽好生惭愧。呜呜,她们真把她想太好了。
如果不是她自己浑身酸痛的厉害,躺在床上都难受,可能都不会这么坚决来医院。
一个从小不被爱的人,长大后真的可以学会爱人吗?又或者说,能像在爱里长大的人那样爱人吗?唐明丽忽然害怕。
因为走神得厉害,轮到她做理疗时,都没听到护士喊自己名字。还是付母听到,走过来提醒。
付母笑问:“你是不是也害怕?”
被误会的唐明丽连连摇头:“不怕。”
一旁的护士也笑道:“扎针而已,有什么好怕的。”付母悻悻笑笑。
做完针灸理疗,浑身的肌肉不再紧绷酸痛,唐明丽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获得了新生。
中医真是神奇。
同样这么认为的还有付老爷子和付老夫人。特别是付老爷子。
扎针之前,他腰疼得每走一步都像有针扎向腰椎一样。扎完针后,当场能蹲下弯腰了。
他活到这个岁数,第一次强烈认识到太固执确实是个毛病。听听年轻人的意见是对的,不然苦的还是自己。没有扎针的付母听着公公和婆婆说着扎完针后的舒适,有些后悔了。也许她应该勇敢一点尝试的。
辜负了儿媳妇的一片苦心;啊。
付母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应该害怕的,儿媳妇对他们几位长辈的关心,可是付辞父子拍马都比不上。
真的,生儿子有什么好的。
被嫌弃的付辞此时正在和曾经的同事吃饭。并非那种为了项目利益的饭局,两人在一个系统工作时就已经是很好的朋友。
这次一起吃饭,也无非是两人太久没见,今天难得能约个时间碰碰面。离开系统内的工作后,再和以前的同事在非工作的场合下见面,付辞都很自觉不问系统内部的问题。
当然了,如果他们主动聊起,他也是会陪着聊的。毕竞都是有分寸的人,不该说的不该问的,从来不会越界。既然能聊了,那必然就是能说能问的。
譬如今天,朋友说起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忍不住断言,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定会以市场换技术,允许国外汽车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自己闭门研究多少年了,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行。”付辞立刻想起妻子昨天的感慨。
他知道,她只是随口一说,但他却是听进去了。他也知道,朋友不会随便感慨的,必然是上面已经有了这样的风向。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必然是要大力发展汽车行业。大力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总不会只是造一堆车看着玩。也许不久的将来,汽车这东西也能走入寻常百姓家。然朋友听了他这话,却是下意识看了下左右,压低声音道:“你想买车?”付辞笑笑,默认了。
他明白朋友为什么会如此反应。
若搁以前,这可是不正确的思想。
私人拥有汽车,那是资本家做派。
不过这两年形势越来越明朗向好,付辞非常乐观。得到肯定答复,朋友也笑笑,忍不住说他:“还得是你。”他们几位朋友中,就付辞胆子最大,不仅敢想,更是敢干。其实有个问题他憋在心里很久了,好奇,想问,却又觉得问这样的问题太过冒昧。
但今日,就让他冒昧一回吧。
“我冒昧问个问题,你现在做生意挣的钱,比起以前在单位的工资,如何?”
可能是这问题真的太冒昧了,问出口后,他又连忙补了句:“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这个不方便说,就当我没问。”
自爆盈利,这确实是不可取的行为。
不过付辞知道对方为人,加上现在他生意挣的利润也并不夸张,所以还是大概说了下。
谁知道朋友听后,直接倒抽了口冷气,说了句:“难怪你敢肖想小汽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