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无关(4 / 6)

智。

李承乾默默吸气捂住胸口,瞪大眼睛全力速背。心中却腹诽该穿越的明明是这帮神仙才对吧!他一边唏嘘感慨一边打字飞快。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哎呦,可是怎么科学下矿采煤、有什么危险禁忌你们都知道吗?

坛友:好家伙,得寸进尺,把论坛当百度了是吧。哎,他们论坛的规矩是什么来着?

哦,讨论网文。

……可是首页对喷的键政的搞对立的,还真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70L:楼主虽然傻x,但这话还是有含金量的。71L:现代古代差距太大,还不如实地考察结合现实,弄一套成体系的安全手册比什么都好使。

李承乾沉吟。他先推出了标点倒是恰好能用上,手底下孙文元一家也勉强和这个行业沾点边,如此说来这个方法还真是目前最合适的。就在他分神期间,或许是他说话难听,也或许是吵了许久大家的火气都上来了,加入战场的人越来越多。

等李承乾反应过来时,就见贴子后续已经隐隐歪到技术扩散上去了。96L:说那么多,搞技术没办法封锁不都是资敌?文理都一样,大哥别说二哥。

97L:呵呵,因壹废食的才是蠢货!

98L:哈,前车之鉴不就是吐蕃。

要不是文成公主入藏李世民送技术,吐蕃怎么可能科技升级成为庞然大物?李承乾:???

又是这个破谣言,李承乾火气登时蹿了起来。键盘被摁得极重。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明明是气候和地理才透支了青藏高原的落力,不然你看前后哪有和吐蕃一样的存在?正想继续反驳,有人已经先他一步。

105L:送个毛线资源,真要较真李世民根本没有半点记载,唐初“大方"送东西的明明是李治!

《旧唐书吐蕃传》:因请蚕种及造酒、碾、铠、纸、墨之匠,并许焉。李治对吐蕃的战略一直很有问题。

李世民在吐谷浑扶持亲唐势力可以当做一个缓冲区,李治太过死磕半岛忽视吐谷浑,这点请李治背好锅。

顺便吐蕃所谓的技术,前期主要记载的是李治。中期人家好歹和唐朝打过,也占过些地,自己学起来更是方便。后期,吐蕃深陷内乱动荡,忙着镇压内部奴隶大起义。

就差不多的时间,唐朝庞勋起义,吐蕃奴隶起义,阿巴斯黑奴起义,历史宏观角度看挺有意思的。

106L:其实送技术导致周边国家崛起这个言论能传开,个人感觉有部分原因是把现代的情况套到古代了。

古代很多东西本身壁垒就不高,跟什么光刻机完全是两码事,不要真的把周边国家当野蛮人呀。

甚至在后期有些技术大唐相比较周边国家都没什么领先优势。吐蕃真学技术其实更多是向苏毗人,我打赌没几个知道这个名字。107L:好好看高手过招忽然冒出个不懂的真是败坏心情。工具书才是最要紧的,吐蕃在李隆基时期都还在问唐朝要最基本的诗经春秋这类书籍,你跟我说技术?

108L:呵呵,匠人肯定是百分百送的,不然就吐蕃这穷地方在文成入藏后还大兴土木?还有农具种子,怎么不算科技包了?你张嘴就给抹去了?【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首先很多东西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没有明确记载,何况农业匠人这方面不要想当然。

退一步讲就算有又不是一劳永逸的。

种子是消耗品,是需要经过不断培育选优的,是要人手把手教你怎么种的,如果这算科技包,那齐民要术和农书算什么?农具同样是消耗品,地理条件不一样,现代都学过因地制宜,农具用废了自己又改进不出来,又能起到什么用处。

还有你说的因为大兴土木就是大量匠人,《西藏王统记》明确记载这些工人都是从尼泊尔和唐朝当地招募的,怎么还不许人家花自己的钱了,这你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