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四海归心
大唐年前出征的军队终是带着荣耀,一步一步踏上归家之旅。李世民自营州为阵亡的将士举行太牢之礼后,返程的速度便更快了。分明是见惯了生死,不知送别了多少同袍,但不知为何,他忽然便很想一直驻守在定州的李承乾。
不过,他们父子二人果然是心有灵犀。
他这边念着人,李承乾在得知唐军返程后便算着行军速度早早就带上人马一路去迎。
两人见面后其实没有什么很强烈的情绪外显,但肉眼可见的,二人在接下来一同返回长安的日子里几乎是形影不离。
就好比眼下,他们几乎是并肩而行,到了这幽州。十一月末十二月初的幽州已是开始下雪。
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刮过城外的旷野。
李承乾骑于马上,下意识往自己掌心呵上一口热气。他看看身后的大军又看向身侧的李世民。
“阿耶,你该是去车架上的,好歹能挡着风。”李承乾与李世民将近一年没有见了,几乎是再次见到他的第一眼,李承乾就清晰地意识到他瘦了许多。
不止是瘦了许多,那满脸病后的疲倦更是遮也遮不住。李世民今日的精神气是难得得好,他一手松虚虚搭着缰绳道:“车架里头闷,我也该到外头透透气的。”
“你别担心,我内衬是用着棉花缝制的,保暖得紧。”李承乾说不过李世民,无奈又不动声色地驱马挪挪位置,替自家阿耶挡风。可李世民就算年岁老去,但早年间战场上磨练出来的警觉还在,李承乾那偷偷摸摸的小动作又怎么可能瞒得过他的眼。不过李世民却没有点出,反而是换了个话题:“薛延陀那如何了?”李承乾脑内迅速过了遍这段时间以来过手的奏表政务:“小动作还是有,毕竞阿耶和我都不在长安,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不过薛延陀到底还是胆气不足,灵州招抚时是这样,现下还是这样。”“上回被阿耶吓过后便安分了许多,只是……留着终究是个祸患。”“至于具体如何,阿耶,等会我们入城歇脚时再谈。”说着李承乾便真的不再谈论薛延陀了。
“听幽州的官员说,今日城中聚满了那些被阿耶赎回的高句丽人。”李世民接口:“说是想要来感谢我迎迎我的车架。”李承乾闻言顿了顿,他伸手,片片雪粒落入他的掌心:“这么冷的天…”“阿耶,今岁的棉花收成很好,为着军用棉衣棉裤加紧赶制,如今是多出来了许多。”
“我也出了自己的钱财,买了好些棉衣棉裤,早几日便吩咐下去,叫过冬格外困难的州县都分发下去,也是尽一尽我自己的力。”“这其中就有幽州,就有这些才刚刚被阿耶赎身的高句丽人。”李世民轻笑:“我当你前些时间在忙些什么,原是这个。”话落,李世民目光望向雪雾茫茫处的远方。李世民驱马加快速度:“马上便要入城了,再快些吧,天冷,总也不好叫他们就这样候着。”
大大大
高句丽的百姓确实已是等了一段时间了。
天刚蒙蒙亮,被赎回的高句丽百姓便已扶老携幼,聚集在官道两侧。他们穿着前几日官府才免费下发的棉衣,倒也不觉冷。得知这棉衣分发是太子参与的后,他们心中想要感激的人便又多了一个。天子为他们赎身,太子替他们着想,这对父子一下便叫他们记在了心中。未来,似乎也瞧见了希望。
所以随着雪渐渐变大,依旧无人肯离去,亚麻只是不断踮脚张望着远处的官道。
人群中,白发苍苍的老翁拄着木杖。
年轻的妇人抱着婴孩,时不时低声轻哄。
还有伤了腿的汉子,被同伴搀扶着。
可所有人的目光却始终望向远方一-那是天子车驾与太子车架将要出现的方向。
忽然,远处传来阵阵的马蹄声,连带着他们这边都能感受到地面的微微震动。
这样大的动静,除却天子太子车马不做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