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如今这些“手段"真真切切落到自己身上……
安市城城主总算明白缘何有那么多外族人甘愿为李世民效力尽忠了。手段再多大伙又不是没见过,不过是出于本心四个字才是最叫人动容。安市城城主能感受到,抛却立场,李世民是十分欣赏他的。安市城城主张张嘴:“陛下,我……我知晓了。”此时此刻,他居然也在心中盼着李世民能一切顺利。渊盖苏文,这个光提起来就叫他恨得牙痒痒的人,若说有谁能把他拉下马的,也唯有一个李世民而已。
不过……
平壤城有多坚固他可是相当清楚的。
眼看马上要入秋,高句丽的冬日十分难熬,留给唐军的时间不多了,李世民真的可以在短时间内拿下平壤吗?
到最后,到这一批的尸首都登记在册他们分别之后安市城城主依旧没有问出这个问题。
他只是觉得,或许这个从来都在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人,又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奇迹呢?
李世民确实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奇迹。
但这份奇迹不仅来自于唐军的凶悍也来自于高句丽内部的内乱。在还未打下安市城在对那十五万援军打出大胜后,高句丽便举国震惊。后方的黄城银城包括早就没有心气支撑的乌骨城的守军终是忍受不了,通通自行逃遁了。
高句丽的后方在此时是相当空虚的。
李世民不是没有想过奇袭平壤。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的他都是考虑过水陆并进打平壤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这个想法在和李承乾的书信交流,且就询问各路被俘获的高句丽降将关于的平壤情况后,最终还是被他自己给否决了。历史上奇袭平壤这个想法最终没有落实历来多是被后世人所遗憾的。没有落实的想法永远会是最成功的计谋,永远会引人遐想。可是这听起来不错的计划真的便能成功吗?从现实角度考虑,这次出征的所有大将包括李世民都是没有去过平壤的。想要快速打下平壤城,舆图上推演容易,但实际操作下来却不见得轻松。而这个想法实际上是被其他人给验证过的,那便是李治时期的苏定方和契芯何力。
李治一朝在龙朔元年对高句丽讨伐,便是由苏定方走水路契芯何力由辽东走陆路两线并发的。
可是结果却并不如意。
苏定方大军顿兵于平壤城下,足足半年时间都未能将其攻克,最终无奈粮尽而还。
就算现在的大唐有了火药,于攻城方面会轻松许多,可万一呢?这一趟跟着大军一起出征的不仅包括贞观重臣可还有李世民本人。万一久久未能攻下平壤,他们唐军是孤军深入远征的一方,若是出一点意外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李世民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军事奇迹,可他能办到的事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办到。
在整个辽东战场上,能接下奇袭平壤这个重任且还有成功希望的没有几个人。
李世民是一个,但他的身份和年岁都注定了他不可能再像秦王时那样冒险。李世绩或许也算一个,可是李世绩同样是反对这个提议的。那李靖呢?
李靖确实能渡海直抵平壤,但是最后会不会和历史上的苏定方一样尚且未知,并没有完全的把握。
渊盖苏文人不行,军事水平还是不错的。
到最后,历史上的李治一朝灭掉高句丽也少不了渊盖苏文死后他的几个儿子陷入混战的因素在。
若只是单单靠这场辽东城围点打援的大胜趁高句丽后方空虚奇袭平壤,想要成功的条件实在是太过苛刻了。
但……若是李世民能点燃高句丽内乱的引线呢?李世民打仗可从来不仅仅只着眼于战场之上。战场下,他可也是玩心理战的一把好手。
挑拨、离间、分化、扶持,这些手段他可是样样都能用得炉火纯青。李世民从来都清楚,高句丽要打,可就在高句丽附近的新罗和百济也不得不防。
哪怕新罗和百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