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紧身上的外袍,走近高士廉后在他身侧坐下:“本就一心挂念着阿耶那里,我又哪里睡得安稳。”
“所幸我方才听了些舅公的话,知晓了阿耶得胜后我才安下心来好好睡一个觉。”
“不过我还是想先看看军报。”
高士廉将摆在自己跟前的军报挪到李承乾手边。“殿下可真是……
“罢,殿下这性子也同陛下一样,倔得很。只怕今儿个不叫殿下看点口是不能好好歇息的。”
等到李承乾认真看起军报后,那得令后却一直还未走的传令兵这才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高士廉手上。
“除却军报陛下还写了一封信,给的是太子太傅您。”说话传令兵便快步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高士廉和李承乾。高士廉惊讶:“陛下给我写的信?”
不怪高士廉奇怪,他担着太子太傅的官职在李世民亲征后便在定州辅佐李承乾。
但实际主管长安朝政的到底还是李承乾,李世民有什么要说的往往都是与他通信。
如今越过李承乾给他高士廉写信,嘶,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高士廉在那边奇怪,李承乾却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一般连着咳嗽了好几声。李承乾不动声色地抬眸。
这信他若是没记错的话,历史上好似也有那么一封吧?至于内容……
咳咳,看着高士廉蹙着眉心严正以待以待的模样,李承乾莫名其妙坐直了身子,花了十二分的心思在观察高士廉的反应上。高士廉没注意到李承乾的小动作,他拆开信。高士廉一愣,李承乾撇过一眼后哈哈大笑,他勾上高士廉的肩膀,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舅公,阿耶这般,何如啊?”就见信里头不过短短一行字,字写得很大,龙飞凤舞洒脱恣意,轻而易举便能看出下笔人当时的好心情和自得之感。朕为将如此,何如?
透过这行字,高士廉仿佛就能看到一个冲着他抬抬下巴得意洋洋求夸奖的李世民。
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怎么还是这样"幼稚"的脾性。私底下,在他跟前,李世民似乎永远是那个跟着长孙兄妹一同唤他舅舅的少年郎。
想要他对他夸奖,也想要他对他自豪。
高士廉哭笑不得,偏生李承乾也不放过他,软着声调一声一声道:“舅公,我可是要替阿耶好生问问舅公的。”
“舅公不许不回答,我可都听着呢!”
高士廉唇角带上抹出发自内心的骄傲:“陛下为将,自然是用兵如神战无不胜。”
大大大
安市城。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高士廉对他那封信的评价,但多少还是能猜到些高士廉的想法。
毕竟这可是他从小唤到大的舅舅,高士廉看他如何李世民心中可是知道得清楚明白。
所以打了这样漂亮的一个胜仗,李世民又怎么可能按耐得住想要在高士廉跟前″炫耀炫耀″的心理。
但这样的趣事到底不过是战争中的插曲,李世民很快便将心神放到了眼前的战事上。
李世民打仗推进得很快,但是在一场战役结束后的收尾善后却从来都是繁琐的。
李世民在战后对安市城的降兵俘虏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愿归的就跟着唐军日后迁去大唐,不愿的就放任他们自去。打仗归打仗,敌对归敌对,李世民从不强求什么。甚至念着他们从前抵抗渊盖苏文暴行的忠义,李世民毫不吝啬地赏了好几个在守城中出了大力的将领绢帛。
其中尤以安市城城主最甚,足足有上百匹。除却为震慑墙头草鞅竭兵将他们坑杀外,李世民从来不是一个滥杀的人。不过打仗打仗,唐军少说也围攻了安市城两月,双方的伤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攻下安市城后,唐军并没有立马前行。一是两个月的围城战到底是损耗心力的,唐军需要好好整顿一番。二自然就是因着这场围城战死去的人也该要好好收敛。三嘛…自然是有其他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