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吐谷浑后又缓缓下移。
“这次的战争不要太过削弱吐谷浑的实力,可不能便宜了吐蕃去。”“杀掉伏允,就能造成足够的震慑,其后又有伏顺,不担心吐谷浑不称臣。”
“段志玄作为前锋,打仗起来到底有些犹豫,不如你。”“李靖,你打突厥的果决我看在眼里,这次攻打吐谷浑,我要你统领三军。”
李靖应下,李道宗和侯君集皆是跃跃欲试:“那么我们呢?”李世民轻啧,看向侯君集:“李靖做了你那么久的夫子,也该出师了。”侯君集眼眸一亮,兴奋地窜了过去,几乎就要贴到李世民的跟前。“臣可以的!”
李世民无奈,默认了侯君集的放肆:“所以这一回,若是有分兵的可能,那你就尽力去向李靖争取,自己独领一军试试。”“而打仗也不能一味只晓得攻,伏允与伏顺的矛盾你们同样可以加以利用。”
“大漠于我们汉人而言人生地不熟,你们可以威逼利诱捉几个向导,事半功倍。”
李承乾蹙眉:“可是伏允是伏顺的阿耶,这杀父之仇摆在眼前,伏顺日后归顺会不会……
李世民嗤笑:“我说你稚嫩就是稚嫩在这种地方。”“如今伏允和伏顺政见相反,伏顺随时有被废的风险,若是这个时候伏允死了呢?”
“高明,你太小瞧权力之争。”
说到这一句,李世民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是想起了什么,他们皆是默然。李承乾没有开口,轻轻牵上了李世民的手。李世民笑笑,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当即又轻声开口:“我要一击毙命,如同东/突/厥一般。”
“如今你们能看到的吐谷浑内部矛盾,实则有一部分是我早些年暗中挑动的结果,人和以无,接下来就该各位将军登场了。”“不要耗时太久,莫要损害百姓。”
说到这一句,李世民的表情格外严肃。
“玄龄克明,你们二人要督促好尚书省官员整理参战的府兵名册,未免误了农事,叫下头的州县官员帮着出兵的家庭打理农田。”贞观人少,除了挑好时机出兵,打仗种地都是各抢各的人手,自然是要时时关注,细心呵护。
“同样的,这次兵事全权交由李靖你负责,我不从中插手。”“不过火药近来兵部工部又研究出了新鲜的玩意,威力不大但是可以放在竹筒里窜天炸得响亮,作为威慑是不错,你们看着用吧。”几位大臣皆是称是。
一句吩咐就知道该做什么,他们几位跟着李世民那么久,早便清清楚楚,这其中的君臣默契看了实在叫人羡慕不已。尤其是李世民对于李靖的信任,很少有君主能够做到。“至于将来伏顺归附,可要好好对待。”
给一巴掌再给个甜枣,李世民对待外族的手段向来熟练。李承乾几乎是脱口而出补上了李世民的未竞之语:“伏允还有个弟弟,要对吐谷浑予以支持,却也可以暗中叫他们二者牵制。”历史上伏顺后来被部下所杀,是那个伏允的弟弟最后坐上王位,也不知道这背后有没有隐秘,不过他既然已经提前知道,就会想法设法避免这桩事的发生李世民道:“对,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掌控这些外族,为我所用。”吐谷浑是吐蕃与大唐之间的缓冲,也是大唐的附属,再往西的战役能为大唐出兵出力。
这句为我所用李世民说得风轻云淡,可这背后的势在必得却再清晰不过了。他是宽厚的君王,却也是强势的天可汗。
“后续的归附事宜,高明,你也得参与进来。”李承乾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
只是……
面对李世民的任务,他难得没有马上回应,而是罕见地出现迟疑。李世民对上李承乾的目光。
“陛下…臣,臣能跟着李靖他们一道上一次战场吗?”话音未落,吸气声此起彼伏。
李世民一顿,眯了眯眸子,声音低沉:“你要上战场?”李承乾点头。
说一千遍一万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