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谁要炼丹
李承乾醒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或许是偶尔一玩现代产品手机论坛带来的刺激,或许是终于抵达鄂州不再舟车劳顿带来。
总之,这会的李承乾是近来精神头最足的一天。他披上外袍打着哈欠推开木门,一直守着他在门口脑袋一点一点的顾十二猛然惊醒。
“小殿下?醒了啊,快,晚膳还热着呢,孙小郎君还在候着有事禀告。”“行,去告诉他陪我一块吃晚膳吧。”
“我这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边吃边聊。”李承乾看顾十二依旧一副迷迷瞪瞪的模样,随手将外袍转盖在他头上:“等会去我屋里的榻上睡一会。”
“对了,文茵妹妹呢?”
抱着衣服的顾十二露出两个眼睛,里面充满了李承乾十分眼熟的光亮。这就是他爹娘和舅舅偶尔会露出的调侃和姨母笑。顾十二乐不可支:“太子妃去拜访她的外租家了,最近怕是要先住上一段时间。”
虽二人尚未正式成婚,可圣旨已下,李承乾身边的人早就改口了。“咳咳,我特意准备的炒茶你看时间帮我装一下。”“拐了人家小姑娘,过几日我也得登门拜访一二。”顾十二笑眯眯,李承乾颇有些恼羞成怒,红了耳根落荒而逃。孙文元正在前厅眼巴巴馋着好酒好菜,骤然看到李承乾一阵风似的闯进来。二人私底下没那么多规矩,见状孙文元一边招呼一边半开玩笑。“怎么了这是,做噩梦了?”
“诺,今儿个你可是好不容易独自外出,陛下皇后可都不知道,你身体允许的话要来点小酒不?”
李承乾挥挥手,终于让自己冷静下来。
“别贫了,你想喝就喝不用拿我做筏子。”孙文元笑弯了眼,毫不客气将鄂州都督上呈太子殿下的美酒为自己倒上一小杯。
李承乾开始扒拉饭:“如何,这段时间有找出高炉不耐热的原因吗?”孙文元比划着:"确有不同煤矿的影响。”“我们日夜尝试发觉是鄂州本地的一款煤炭做成的焦炭在治铁时的热量最为稳定。”
“不过这个影响实则不大,后来我与匠人寻了好十几种耐热的材料一一对比……”
“哎,就是小殿下所言的格物之法中的对比试验,我发觉用来烧制瓷器的瓷土效果最好。”
“除此之外还有老道的匠人说也可以在内壁涂抹些黏土做耐热。”“我们都做了,炉子开裂炸开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会出现了。”李承乾舀了一口汤:“做出的铁呢?”
“自然是时间更短成果更好,大家都感慨只要开采速度跟得上,用铁制成的工具在未来完全可以在民间风靡流行。”“小殿下的五年之约我甚至都觉得能提前完成。”“而且早就有不止一个铁匠断言用新法锻造出来的铁具会更加锋利,足以让如今大唐的武备更上一层楼。”
李承乾很满意这个进展。
他想了想,再次拼尽全力在脑海中搜索高中化学知识,终于又让他寻出了一条模模糊糊的记忆。
李承乾咬着筷子:“你们在治铁的时候会在里面加一点其他东西吗?”孙文元皱眉,摩挲下巴。
“小殿下说的是石垩吗?”
“若是,那确实有些地方匠人会在冶炼时加入。”“听闻是一些老匠人的秘法,只是效果不稳定,有时候加入它能叫做出的铁水品质更好,有时又是没什么作用。”
“倒有点看运气的意思。”
没错了。
石垩,或者换一个说法,石灰石。
在宋朝以后往往会在治铁中添加石灰石。
不仅能间接降低矿石需要融化的温度,在现有的冶炼速度上再提一提,同时也让治铁更加安全。
而且他依稀记得冶炼中的化学反应就有杂质的分离,石灰石在这一步上发挥的作用很大,正好对上孙文元所言的铁水品质提升。果然,宋代大规模推进的技术在唐代就隐隐有雏形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