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乾披上太子哥的马甲,早就放飞自我扔掉良心,一时间还为自己居然如此重要而兴奋不已。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我这贴子又不是纯粹讨论历史,你看前排的回复有哪个在正经讨论了?这还够不着扔到历史区吧。5L:我居然无法反驳……
6L:可恶啊!你等着,我绝对不会让你嚣张那么久的!好事呐,又有免费的“水军"替他刷流量了。李承乾笑眯眯,丝毫不理会坛友的威胁。
果然,像他这样不在乎的人同样不在少数。他这个标题吸引到了一定量的“理智路人”,等他们认认真真回复完一刷新,才发现楼主是论坛坛宠太子哥。
可那又如何,已经被挑起了兴趣下场的人还管得上那么多吗?13L:不如军训,你们知道能听从指令排出队形在普遍都是杂鱼的古代意味着什么吗?
14L:我服了,我就知道这种贴子会有军训哥登场。上次那个现代军训和古代练兵哪个强的贴子我可太记忆犹新了。15L:我至今还记得那贴子的金句。大学生会分左右,听得懂人话,能排好队形就能吊打古代军队。
真是论坛魅力时刻,冷兵器时代的残忍和血腥是一点都不知道啊。实在不行可以看看上个世纪的村民械斗,那股子凶狠劲真的猛。16L:太子殿下的贴子这么快就开始群魔乱舞了,什么叫物以类聚啊,战术后仰.jpg
17L:话说太子殿下是不是美美隐身了?确实。
李承乾看得津津有味,一时间也不着急引导风向了。34L:攀科技最大的漏洞不是无法阻止技术扩散吗?所以攀科技往往搭配改革,这样也可以靠组织度打烂对面。
宋朝好像想用木制炮管吧?反正这条路走得不是很顺畅。所以,从现实角度出发,我投谋略一票。
35L:楼上你有点太高估其中难度了,其实简陋的不是不行就是贵和费时间。
而且就算没有合格的工匠也可以学太平天国,把火药塞到棺材,在中古时代破城真的会容易很多。
李承乾沉思,原来还能这样操作吗?
他想了想开始打字。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既然如此,那各位火药的配比还记得吗?这样一条回复穿插进来并不突兀,就算太子殿下名声不好,但这丝毫不妨碍一些"博学多识"的网友体会"好为人师"的快感。42L:普通人也就记得一硝二磺三木炭了吧?这还是地雷战电影里出来的。43L:虽然我感觉你这个普通人要求也蛮高的。不过说正经,正确来讲大致比例是75:15:10的硝炭硫配比。古代这个一是斤,所以是一斤二两三两,换算一下是16:2:3,其实跟现代的差不多。
所以你要是按照一二三去配一辈子都配不出的。李承乾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一二三还有这样的差别吗?不管了,统统先记下来再说。
54L:占比我也知道,但难的不是硝石和硫磺的辨别制取和保存吗?现代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着一整套物流工业体系,这些不难。但在古代,很难。
我这边有个前些天从网盘翻出来的附件,里头记载着各种化学实验的须知,简单的复杂的都有,你们看看就知道要在古代实现有多难。附件.pdf
李承乾心中一跳,这可是能解决他燃眉之急的宝贝。他点进去强迫自己看了大半个小时逐字逐句记下,这才敢放松下来继续退出看贴子。
55L:我也不知道,但这玩意是道士发现的,砸钱砸人,万物皆可烧,先烧,烧了再说。
56L: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就好,你只需要把握大致方向。很多时候很多发明就是差了那一层窗户纸。关键地方不捅破就要琢磨许多年。
穿越人士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什么道路是正确的。然后,毫无顾忌地砸钱,坚定走下去。
李承乾看到这句话居然有点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