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大
东宫。
“陛下,司农卿与将作监处有言,第一批上万的曲辕犁已经打造完毕,只等来年春日下发。”
李世民翻看李承乾快马加鞭赶过来给他递来信,耳边是房玄龄的禀报,他一心二用:“直辕犁上的修改如何?”
“一架曲辕犁可以顶替两三架直辕犁的速度,从前两三日的活一日便可完成,而直接在直辕犁上改良,虽比不得曲辕犁,效果也能翻上一翻。”李世民沉吟,盯着手里的文书转换话题:“如此甚好。对了玄龄,我叫尚书省统计的关内卖子以接衣食的人家统计得如何了?”“这一块多是杜如晦负责,目前刚从长安城开始,只有不足一半坊上报。”“陛下若要用私库金银赎买那些孩子叫他们归家,只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李世民将信摊平桌上:“承乾这一趟出行倒收集了长安偏南郊区那一块的百姓卖子情况,也是一份心意。”
房玄龄不吝啬夸赞:“小殿下仁善。”
李世民盘算着李承乾自六月往后做出的一系列事情,他顿了顿:“承乾主导的其他事宜尚书省可有跟进后续?”
“自然。”
“先说文人最关心的新墨。自春色纸坊公开配方后,如今长安城内已有几十家商铺跟风。所供应的不单单是长安,临州临县亦经常派人采购。故而价格虽低,亏损的商铺却是没有。”
“总的来说世家贵族大多是看不起新墨,并没有因为新墨受追捧而跟着掺和一脚,估摸是不愿′自降身价。”
“不过正因如此本身有些担忧不满的老牌制墨作坊如今都消停了,毕竞新墨旧墨使用的人彼此之间算是泾渭分明,于他们而言损失不算太大。”“牛痘,泾阳县的接种很是顺利。目前来看接种的数百人里只有十人左右症状略略过重,但有宋夏至等人的护理,情况并没有恶化。”“自第一日苏家带头捐献,第二日就有十几个富商排队,如今不仅是护理院东西不缺,这痘苗费也已经被那群商人包圆到几十日之后了。”“泾阳县只是一个开始,由泾阳县接种取用的痘苗已经被临县预订,就等开展了。”
“同时悲田养病坊功不可没。由泾阳县令牵头做主,目前已经开放了六七家,内有无家可归的百姓或是弃婴或是得病暂住的共计三千七百二十人。”“其中已有一百一十六人接种牛痘,官府已与他们商议,事后他们将跟着学习护理,作为后续接种牛痘护理院缺少的人手补充。”李世民轻叹:“这不是长久的办法。”
“每户接种牛痘的多是自家孩子,这样,亲眷家人接种玩牛痘后也可跟着进护理院学习帮忙照顾。”
“照顾更是尽心不说,护理多少也是教他们些医术常识,一举两得。”“还有这牛痘能防治豌豆疮,叫泾阳县挑个时间整理出好的痘苗送至长安,宫里也得接上。”
房玄龄点头:“臣记下了。”
“除却牛痘还有产钳,光光一县根据与上一年同月的出生婴孩数量粗略相比,多了上百个,大多是得了产钳救命。”“陛下打造的产钳虽然只在长安内分发,可看着这人口数量各地衙门没有不心痒的。虽说产钳要银打制,但已经有官吏出钱尝试,产钳于关内渐渐开始流行。”
李世民感慨:“这小子,带来的东西越来越有意思了。”说着李世民的双眸中是毫不掩饰的欣喜与期待:“哎,说不定承乾还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意想不到。”
大大大
新的意想不到确实在路上了。
李承乾跳下马车,自觉长兄如父,扶着屁股后头三个小孩下来,而他们面前的荣德陶防门口早早便杵着孙文元等候。“见过殿下。”
李承乾摆摆手:“如何,我叫你准备的材料是否齐全?”孙文元领着众人往里头走,间或有数十个工人各司其职,他目不斜视:“按照殿下的吩咐买材料的不仅不是同一批人,便是材料的来源也非一地一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