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们的人当皇帝呢,打下了白巾国,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吗,比如说姨姨您指派阿福去当皇帝,也比我小皇叔当皇帝强不少啊?”
“那样更不行,阿福是大德国的人,还是当了假太监的,你们的白巾国人是不会服他统领的。”
“他如果强行当了白巾国的皇帝,白巾国最少得有十年的国家动荡期,到时候烽火不断,青壮年大批的死亡。国民受战争的拖累,民不聊生可是不行的。”
“这么说,我不回国去当女皇还不行了?”
“你说对了,你是土生土长的白巾国人,还是皇叔的女儿,身上流着皇族的血。当了白巾国的女皇,只要是对国民实行仁政,就不会有人去特别反对的,你回去当女皇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你的父亲我不能放了他,这个好需要你来卖给你的父亲,其他人卖好不合适,只要你当了白巾国女皇,又有傅雷元帅辅助你,你父亲能出牢笼,也要感谢你这个女皇的。”
昭阳这时候才有了些心动,父亲虽然做的有些不对,可他毕竟是亲生父亲,过去的父亲,对她这个女儿自小就宠爱有加。自己如果当了女皇,父亲就能得脱牢笼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昭阳女皇
“我和你说,当女皇不是什么难事,做到了以下几点就可以……”
马佳和她讲了许多一国之君的为人之道和治国的理念,她看昭阳公主勉勉强强的同意了。
当女皇是高兴的事情,一国之君是一个国家的权力巅峰,看昭阳却有大难临头的样子,那是她到了现在还没有掌握大权,就没有君临天下叱咤朝堂的快意。
她是小女孩心性,在生活中没有经过大风大浪,心智还不成熟。
就她父亲让她母女回大德国,私下教给她的那些话,也推心置腹的马佳说了。她父亲就是以她们母女做筹码,要大德国赔偿金币,赔偿武器,赔偿造枪炮的钢材……。
这些理由的背后,就是不想对大德国女皇道歉认错,更不想赔偿大德国什么。
其实,她父亲和白巾国皇帝的想法是一样的,就是以为大德国皇家,是和大德国历代的皇帝一样是好欺负。过去怕白巾国怕得要死,现在也不见得会有胆量和白巾国战神开战。
只要一吓唬,大德国人就得哆嗦,起码是不敢开战。
没看到那些守桥的士兵吗,被白巾国的士兵偷袭了,夺走了手中的枪支弹药,甚至被割掉了头颅带走了,大德国人除了抗议不还是抗议吗?
他们以为,以前的大德国皇家对内用皇权和武力威压人民,对外却卑躬屈膝。
到了马佳这里,一个女人家家的,性格不见得比她祖上强多少。据说,南羌国的大公主也是软弱的,连朝中大臣都吓唬不住,大德国女皇和南羌国大公主差不多吧。
哪里知道,他做了这些激怒了大德国的女皇和群臣,群臣又想起了白巾国损人利己的事情。
曾经在界河上游发大水的情况下,白巾国皇家不思维护自己方的堤坝,反而派人过了河,挖断了界河的东岸堤坝,致使诺大的地盘上洪水泛滥,许多灾区灾民和牲畜沦为鱼鳖的口粮。
那时候,女皇刚刚接位不久,大德国农业牧业就遭到了惨重的打击,导致了生灵涂炭。
那时候的大德国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白巾国人是想打碎大德国人的饭碗。
这次开战说白了,是大德国女皇的一次复仇之战,是故意灭掉倒行逆施的白巾国皇家,是她借了昭阳母女事件为引子,顺水推舟和他白巾国开战的啊。
连着几起守桥士兵被杀,严一科将军几次上书女皇,请求女皇对白巾国开战,甚至派手下人来了,在朝堂上声泪俱下的诉说,女皇那时候就让他们隐忍,实际是开战的准备工作没做好。
后来战车炮和抛雷器制造成功了,这才发兵直指白巾国了。
这下好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