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世子稳重点> 第四百九十章 至亲可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章 至亲可杀(2 / 3)

“子瞻先生,我的父母妻妾皆在汴京,用不了多久我会回汴京的,报效家国总要有个限度,你不能指望我为了家国社稷连父母都不要了吧,放心,你我很快会再见的。”

苏轼仍黯然道:“你回汴京,老夫却不知放任何地为官……”

“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会留在汴京,我给官家送了奏疏,上面说的可都是你的好话,回汴京后只要你自己不作死,不掺和新旧党之争,应该没人会针对你。”

抬头看了看天色,赵孝骞道:“天色不早,子瞻先生再不上路,今日又要多留一晚了……”

苏轼点头,抬脚就往城门内走去:“老夫勉为其难,多留一晚便是,……今晚吃什么?”

赵孝骞眼皮一跳,一把拽住苏轼:“你……还是走吧,我快养不起你了。”

有时候对这种吃货老登,赵孝骞都感到很无力。

苏轼的嘴比他还刁钻,不仅挑食,而且专挑贵的食材,稍微便宜点的他还看不上。

第四百九十章 至亲可杀

赖在真定城这几日,苏轼迟迟不肯上路回京,原因竟是在等龙卫营将士猎熊掌。

而龙卫营将士果然也没让他失望,……确实没猎到。

无奈之下,苏轼才不得不启程。

看看,这是大文豪干的事儿。

半请半催,终于将苏轼送上马车,苏轼不死心地掀开车帘,赵孝骞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急忙道:“待我麾下将士猎得熊掌,定为子瞻先生留两只。”

苏轼满意地一笑,伸出两根手指重点强调:“……前掌!”

“好的,前掌。”赵孝骞微笑。

心里不以为然,偏就给他留两只后掌,考验一下吃货的功力。

二人道别,马车启行,一支大约百人的禁军队伍跟随护送。

这支百人队伍是陈守的麾下,赵孝骞必须保证苏轼回京的安全,虽说已是大宋境内,但很难说辽人会不会在路上设下埋伏,毕竟苏轼活着可是重重打了耶律洪基的脸。

送走了苏轼,赵孝骞回到城内郡王府。

李清臣却已等在门外,见赵孝骞骑马归来,李清臣急忙上前。

“苏学士都走了,你不会还来蹭吃的吧?”赵孝骞语气不善。

这几日李清臣打着跟苏轼讨论文学的旗号,每天频繁出入郡王府,却根本没聊什么文学,反而是到了饭点便眼巴巴地盯着王府厨房方向,幸福地揣测今日郡王府吃啥……

大约是郡王府的饭菜实在太可口了,李清臣吃上了瘾,赶都赶不走。

有时候赵孝骞真的很想报警……

“苏学士咋不多住几日,下官与他谈论诗词文章颇为投契,受益良多,还想与他多谈论几日呢……”李清臣遗憾地咂嘴。

赵孝骞冷眼瞥着他,你这模样像是谈论诗词文章的样子么?口水都特么快流下来了。

随即李清臣哂然一笑,道:“无妨,殿下也是名满天下的‘赵半阙’,下官日后经常与殿下谈论诗词文章,必然也受益……”

赵孝骞冷冷道:“不管饭。”

李清臣立马道:“那算了,下官公务繁忙……”

“来人,送客!”

“慢!慢着!”李清臣急忙道:“下官今日有正事。”

“说。”

“河北西路都转运使韩维,汴京户部侍郎王垣,二人已在真定城馆驿等候多日,欲拜见郡王殿下。”

赵孝骞皱眉:“转运使韩维,户部侍郎王垣?不熟,不想见。你帮我接待一下便是。”

李清臣苦笑道:“殿下不能不见啊,这二位可是汴京所遣,身负皇命的。”

“他俩来真定府干啥?”

“殿下和麾下将士不是打下四百多里的疆土么,朝廷诸公商议后,决定在真定府以北,拒马河以南这四百多里的土地上设立新县,同时勘定丈量耕地,迁徙农户和流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