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吧,现在香港经济发展很快,按照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很快就会推动超高建筑了,不急这一会。”
只要经济发展,那城市中心必须需要立体式的向高空发展,任何国家地区都避免不了;
前世的内地,北上广这些大城市都是如此,因为太多的人涌入,不管是办公还是住宅,空间都很紧张,只能向上发展;
人类是群居动物,各种商业、医疗、教育、工业发展集中在一起才能最大效率化,虽然拥挤,但也很方便,甚至很多富豪,在郊区别墅住了一段时间后都开始倾向于市区大平层了.市区有别墅的土豪例外。
再过一两年,未来的康乐大厦(怡和大厦)也会推出,这会是香港70年代的最高大厦,也会是自己的目标,用来做集团总部,至少可以用10年,再等到80年代,中环一些20层大厦楼层旧了,那就可以拆了,建真正的超高摩天大厦了。
“好的。”郑志杰答应后,又道:“那这块地皮,我们需不需要竞争?”
杨文东道:“当然要,记住,以后中环的地皮、物业,上到大厦下到一个商铺,我们都要,未来我们需要与置地一样,在香港港岛的几个城镇大规模置业。”
香港的地产市场,在投资回报率上估计仅次于一些科技与互联网企业了,中环更甚;特别是如今自己的蝴蝶效应,还不知道会对未来的科技公司会有多大的影响,这个市场自然不会放弃。
不过长兴地产公司的规模太大了点,虽然也可以做住宅,但不能无限制的操作,这个市场也是有限的,因此,核心建筑的持有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且住宅涉及民生,如果自己投入太多资源进入,使得普通人买房成本太高,反而会影响名声,没必要这样做,等合适的时候,通过金融手段控制未来的几大家族,然后让他们做这些事就行了,
自己这边可以做一个规模更大的置地,持有中环、金钟、铜锣湾等地方的大厦与商场,向开公司的人收租金,这样赚的钱更多,但从直接层面并不会影响普通人;
而这些地方的租金,也会是非常稳定的收益,前世香港的一栋大厦,年租金少的十亿多的几十亿,完全就是躺着赚钱,能够超过这个收益的公司,还得辛辛苦苦的运营当然,从社会影响力来说,这种收租企业肯定远比不上,但这些收益也是真的,完全可以拿来帮助其他产业发展,甚至打价格战击溃对手,那影响力自然也就上来了。
一个大财团,并非什么产业都需要赚暴利,也不是什么产业都需要有影响力,能附带两种功能的产业是很少的,最简单常见的模式还是几种公司都有,互相配合,从而达到最高效果。
第535章 地产业发展与和合实业的成立
“好的,那我准备拿下这块地皮。”郑志杰笑道:“等建成后,说不定其他兄弟公司需要。”
“行,到时候具体数据出来后再跟我说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除非是一些超级地王的竞拍,不然杨文东一般也是不参加的,让手下去就行,他会在背后指挥。
“是,杨生,”郑志杰接着说道:“杨生,我这边将最近长兴地产的发展情况,跟您汇报一下?”
“好。”杨文东说道。
随后的半个小时,郑志杰将长兴地产公司的一些大项目,也逐个的讲述给老板听,主要也是涉及很多非核心产业的自有地皮开发,经过67年这一波囤积,长兴地产的土地储备比起很多英资也是只多不少。
汇报完后,杨文东道:“这样的模式很好,将一些位置意义不大的地皮全部开发掉,换成现金,然后囤积优质位置的土地,目前还是不要以开发为主,购买的地皮,也是可以长期持有的。”
如果从港府那竞拍获得的地皮,或者其他方式从港府手中拿到的,都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开发的,但自己购买的旧地皮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