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圣训》就要给孟元贞开课了。
“等,等一下。”
孟元贞是真的很怕上课,她赶紧打断了严文启,也一脸严肃的开口道:“朕今天来,是想向老师打听一个人的,汪世怀,老师你可还记得?”
“汪大人?”
严文启看了孟元贞一眼,不知道她为何突然问起汪世怀,但是他还是立刻回答道:“汪大人与老夫是同乡,他这个人一向勤俭廉明,是难得一见的清官,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入仕多年,一直官路坎坷,每次吏部考核的时候,他的评级都不高,好在,他为官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没有出现过什么纰漏,如今好歹也是正六品了。”
为官多年,才是正六品?那确实是官运不怎么亨通的样子。
“这么看来,老师与那汪世怀很熟了?”孟元贞心底好奇,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
提起汪世怀这个人,严文启似乎对他很有好感,就连脸上的表情,此时也变得和煦了一些:“汪大人年幼时候,家庭贫困,双亲有疾,但是他克服了所有的困境,一心读书,勤奋好学。当年,他进京赶考的时候,盘缠用尽,一路乞讨才到了京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那一年的科考中,他一举中第,得了一甲第七名,自此踏上了仕途。”
严文启说着,又下意识的看向了孟元贞:“陛下,你自幼锦衣玉食,金尊玉贵,从不知何为人间疾苦,你登基之前,老臣就和你讲过汪大人的故事了,可惜你从来不会认真去听,今日陛下你怎么突然就问起汪世怀来了?”
“朕就是好奇。”
孟元贞突然向前几步,冲着严文启笑了笑:“老师你一生阅人无数,有没有看错过人呢?”
看错人?
严文启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微微蹙眉,有些不解的看着孟元贞。
“在老师口中汪世怀是个勤勉好学,勤俭节约的人,那么,他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官,一名清官吗?”孟元贞的声音清脆悦耳,话语里却隐藏着咄咄逼人的锐气。
“汪大人自然是一位好官,清官,这毋庸置疑。”
严文启一脸傲气的挺直了脊背:“老臣很少会看错人的,反倒是陛下你……你对汪大人又了解多少?你知道他现任何处?又即将调往何地?你可知他家住哪里?如今家中情况如何?”
严文启笃定,孟元贞连汪世怀在朝中担任何职,恐怕都完全不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