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四百八十七章爱卿还是多操劳几年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七章爱卿还是多操劳几年吧!(3 / 4)

轻笑道。

杨正山会教徒弟的事情也是人尽皆知,虽然他只有三个徒弟,但别忘了杨家三兄弟和他麾下的将士都是他调教出来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杨家三兄弟就不知道羡煞多少官宦和勋贵。

更何况如今林展也已崭露头角,虽然他只是一个兵部的正六品主事,但他是文武全才。

有这么多例子在前,杨正山自然也就被冠上了良师之名。

“不只是玄儿,还有钧儿!”延平帝突然说道。

杨正山神色一凝,“陛下!”

延平帝口中的钧儿就是皇长子陈昭钧,如今被封为安王。

收一个皇子做徒弟就已经够麻烦了,若是再收一个皇长子,谁知道以后会有多大的麻烦。

延平帝挥挥手打断他,说道:“你放心,朕不会像父皇那般,你教导钧儿两年,朕就会册立他为太子,让他临朝观政。”

杨正山闻言,心神一阵震动。

延平帝能对他说这些话,足以看出延平帝对他的信任。

这让他之前对延平帝的不满立即就消散了不少。

其实延平帝也不是没有恼过杨正山,去年辽东大旱,流言盛行,说他这个新皇无德,而杨正山在重山镇却盛传仁德之名,他听了之后自然会觉得难受。

但延平帝也只是气恼一时,流言平息之后,他每次用银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杨正山的好。

因为他这半年来用的银子几乎都是玻璃作坊赚来的。

饮水思源,若不是有玻璃作坊赚来的银钱,他和朝堂根本就无力赈济辽东的灾民。

所以每次从他的内帑中调用银子,他都要感叹一句靖安侯与国有功!

“钧儿和玄儿交给你教导,朕也放心,你就别推辞了!”

延平帝望着杨正山说道,杨正山居然从他眼中看到了些许真诚。

“臣遵旨!”

杨正山还能说什么,只能接下了这个差事。

从皇城中出来,杨正山就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的倒不是收安王和代王为徒的事情,而是关于神阳教的事情。

延平帝既然说了要立安王为太子,并且不会像承平帝那样瞎搞,那他收两位皇子做徒弟也就不是什么麻烦事了。

朝堂上的臣子为何不愿意接近皇子,不就是怕以后出现皇子之争防止被拖下水。

不过就算是立了太子也不保险。

别忘了之前就有个废太子。

反正不管如何,延平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杨正山若是再拒绝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索性杨正山也就顺其自然,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眼前的事情还是神阳教比较重要。

只是他对神阳教的了解太少,短时间内也想不到对付神阳教的好办法。

不过他对周茂所说的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来掌控江湖很感兴趣。

他可没有忘记当年在濡河码头,那么多高手想要取他的性命。

虽然那是他故意引诱那些高手动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江湖武者对朝廷的统治有一定的威胁。

屁股决定脑袋,杨正山身为大荣的靖安侯,自然要为大荣朝廷的统治考虑。

一群可以肆意施展武力的武者,无论是对官府还是对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设立一个衙门用来约束武者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是约束还不够,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引到武者为朝堂效力才是约束武者最好的方法。

而当初承平帝颁布的限武令只是一道枷锁,其实现在也可以在这道枷锁上做做文章。

回到府邸之后,杨正山立即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奏折。

他在奏折中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宗门等级制度,即按照宗门的实力和对朝廷的贡献将宗门划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宗门,一等为最高,三等为最低。

宗门宗主可以赐官身,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