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创业在晚唐> 第十四章 :破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破砦(2 / 3)

私藏了,赵怀安自然也不算犯禁。

赵怀安摸着短须,心中明白鲜于岳还是想让自己去邛州归军,但他估计也明白,以他现在的本钱肯定不想再做什么牙兵,所以就建议自己拉一支队伍。

但土团是啥意思?自己拉队伍就不犯法了?

鲜于岳给赵怀安解释,这土团原先是朝廷的团结兵,但自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就开始出现豪强起团的例子了,之后朝廷也慢慢默认了这个情况。

至于为何不犯法,他告诉赵怀安,自庞勋之乱,中原骚乱,溃兵乱于四野,很多豪强早就起团自保了。

而蜀中虽还没有大规模起团的现象,但这一次南诏入侵,兵火再起,幕府乏兵,肯定是要让地方豪强起团守土的。

说到这个,鲜于岳少有的露出了焦躁神色:

“不瞒赵君,南诏虽犯我大唐疆土,然实不足为惧。朝廷麾下神策军拥兵数十万,随时可挥师入蜀,驰援保境。反倒是中原之地,常得友人书信,言及今年水旱之灾并至。可州县官吏隐匿实情,上下欺瞒成风,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却投诉无门,苦不堪言。”

第十四章 :破砦

说到这个,鲜于岳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今上年少,朝政旁落,南衙、北司相互倾轧、争斗不休,早不顾天下民生,加之朝廷日益奢靡,近年来战事频繁,用兵不断,而朝廷催逼一日又甚于一日。如今中原水旱,百姓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我恐,大乱不远矣。”

鲜于岳说得悲痛,可看到赵怀安依旧一副懵然,又苦笑道:

“赵君,也许是我多想了,毕竟天下多少年来都这样过来了。”

赵怀安的确有点懵,不就是要自己归军嘛,至于说得天下大乱?

没人比我更知道大唐命数了,只要那黄巢还没出现,这日子且有得过呢。就算真如老岳说的,中原会反,那也不过是填线宝宝。

就像老岳提到的几次庞勋之乱,他听都没听过,肯定是什么杂毛草头王嘛。

不过这庞勋到底干啥的呀?听老岳说的意思,影响还挺大的嘛。

本来赵怀安是想问问老岳的,可看到战场已经打扫干净,天也黑了,估摸了下时间,就决定先转移。

现在还不是半场开香槟的时候,等灭了铜山关的吐蕃人,再聊这个也不迟嘛!

……

时间很快到了下半夜,原本喧嚣鼎沸的市集,此刻悄然沉寂。

黑暗中,甲叶碰撞沙沙作响,匆忙的脚步声很快就逼近到了木栅。

赵怀安一瘸一拐,走在队伍的最前,回身打量,只见身后众人已悉数换上吐蕃人的甲胄,精铁耀着寒光,催人心魄。

为作区分,他和大伙都将头巾绑在了手臂上,但即便这样,他还是反复叮嘱大伙不要单独行动。

再一次环视众人,赵怀安点了点头,率先从木栅的细缝中钻入。

接着是鲜于岳、任通、张远、随后是一众夷人,甚至赵六都拿了一把横刀,腰间别着唢呐,颤颤巍巍的钻了进来。

这并不是赵怀安原先的计划,此前他是打算假扮成吐蕃人骗关的,毕竟他们这边的孙泰、赵虎都会说吐蕃话,可以招架应付。

但战后对那个将头的拷打中,赵怀安得知了一个情报,那就是营地内的吐蕃人依旧还有四十多人。

这下子,赵怀安决定放弃原计划。毕竟就他们这点人,就算进了营地,也对付不了四十多名吐蕃兵。

现在自己大腿还受伤了,虽然伤口不深,但还是影响行动。本来人就少,还少了自己这么一个战力,再和吐蕃人硬碰硬,那是送死。

于是,赵怀安决定夜袭。

夜袭同样风险大,一方面是外出的吐蕃兵久不归营,营内的吐蕃兵岂能没有怀疑?另一方面,他们这伙人中,晚上能看见东西的,就他们五个唐人。

但最后,赵怀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