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学这边有教谕一人,训导二人,司吏一人。
教谕就如校长。
训导则为助理。
同时三人主要负责给童生上课。
剩下个司吏则为勤务,管理大大小小的杂事。
比如安排考场,登记信息,档案管理,房屋修缮,购置物资,沟通内外等等。
换言之,除了不负责上课,其余县学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由司吏一人负责。
事多,钱少,位卑。
但权力很大。
甚至往大说,全县童生,以及没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看他脸色。
不过学宫这么多事,显然一个人顾不来。
所以上面安排了三名文书的职务,协助司吏办事。
再往下就是陈凡这些负责各类琐事的文吏了。
当然真正做事的没几个。
其余多是各个家族安插进来的族人。
也不怎么求上进,家里只要个地方让他们待着,不要惹是生非即可。
因而在册的文吏只有二十之数,实际上,林林总总下来百十号人都有。
好在这些人也不需要拿薪俸,反过来,他们家还得给学宫捐钱捐物。
有诸如此类好处,学宫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们去了。
哪怕大白日,大帮人聚在一处打马吊,沸反盈天,也没人理会。
“姓陈的家伙,天天跑去听课,莫不是以为自己真能考出来?”
“前后六年,两次不中。”
“写的那文章我也看过,简直狗屁不通。”
“他要能考上,猪都能上树了。”
有人瞥见陈凡,当做乐子说于众人听:“而且,这考试,还不是你学的好就一定能考中的,没人引荐,举荐,没有背景,能中才出了怪事。”
“陈凡什么出身?”
“他爷爷那辈就是在县里给罪犯砍头的刽子手。”
“虽说转了业,脱了贱籍,能够参加科举,可谁不觉得晦气?”
旁边有人听到这话,摇摇头,啧啧有声:“你别说,你还真别说。陈凡但凡脑子开点窍,这次还真可能考中,你也不想想,人家现在可是秦家上门女婿。”
“以秦家的家世。”
“会没人帮忙举荐?”
“没见到陈凡天天去听课,天天往值房跑?”
“话说回来,我听说司吏大人,即将告老,底下三位文书都有机会。”
“这陈凡莫不是得了什么风声,要不然怎么尽找王文书?”
有人若有所思,随后丢下手里的叶子牌,跑了出去。
“前日销假。”
“昨日购书。”
“今日来,又是为了什么事?”
文书王俊峰见到陈凡,打趣道:“我看不如给你在我这置办张桌椅。”
没人喜欢下属没事找事打搅自己。
但陈凡每次来,都顺带着给自己买个零食,茶叶,加上之前的五两银子,自然要顺眼许多。
除此之外,早先他觉得陈凡该是个不学无术的,花钱就是为了买个自在,没想到来的这几天,整日就泡在学堂里,比那些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