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类似的事情。
鲁双燕却只是走着练神化气的路线,就拥有了这些优点。
说明,他不但是在这条路线上理解的很深湛,更有了触类旁通的潜力。
“我可以把自己的功法借阅给你,其中有套《纵横秘祝》,会对你有些启发,换你创剑的心得体会。”
楚天舒又着重强调,“不是要你最后总结的那个剑法框架,我是要你在创剑过程中的体会。”
“气、身、心之间,怎么转折?怎么衔接的?”
第175章 读诗求功
鲁双燕面露迟疑之色。
“剑法成果的话,不但可以用言语,还可以实际演练切磋,但是创剑时候的感悟,只能单靠嘴说。”
鲁双燕说道,“我未必能够表达出那种感觉。”
楚天舒笑道:“那不要紧,你们跟我来。”
离开之前,他又对那些和尚叮嘱了几句,说众人伤了心神,晚上别吃太饱,可以早睡两个时辰。
三人一同上山,去了楚天舒住的院子里面。
那里就在罗汉堂和达摩堂之间,离藏经阁,也不算太远。
楚天舒没有让他们留在院子里,直接邀请他们进屋。
屋中除了一套被褥床榻,一套桌椅之外,并没有什么不方便见人的东西。
只是在桌面上,堆放了好几沓书籍。
床上更是凌乱,枕头两侧的书籍,放得比人头还高。
床铺里侧还有几本书,那都是楚天舒睡觉之前,坐在床上翻看的,顺手就塞在里侧了。
以前他身体不好的时候,晚上睡觉特别容易出虚汗,床单不换的话,第二晚的气味简直不能忍。
那时候,他床上总是很干净整洁。
等到他修为精深,不再那么畏惧梦境,睡前、睡醒后,都喜欢在床上翻看一些东西,却反而弄得比较乱。
鲁双燕和夏侯飞山,也是见怪不怪。
三人虽然出身大有不同,年纪倒是差别不大,自己长住的房间会是什么样子,心中都有数。
“你们先坐。”
楚天舒走来走去,整理出几本书来,放到桌上。
鲁双燕翻开一看,只见书上全部都是一些词语、短句。
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一些名家文章的段落。
他有些疑惑,翻开另一本。
这本收录的是唐宋时期,各方著名禅师的诗词、对联、警语、话头禅。
“窗静鸟窥禅,心是主人身是客。”
“山虚风落叶,天漫绝顶海漫根。”
鲁双燕念出被人特别圈出来的这一段话,细细咀嚼,也觉得韵味无穷,真是好句。
楚天舒笑道:“历代禅师中,很多和尚的文字功底是不错的。”
“他们在整理南少林武学时,也喜欢引用前人词句,表达意境,我为琢磨武功,就多翻了翻这些书。”
本土武学,练神化气,在内力的修炼中,有很多讲究意境的地方。
而意境这种东西,向来是最难表达的。
倒逼着他们专门研究在这方面的表述能力,别出心裁,寻章摘句。
借用各种前人名句,梳理成章。
“我这一屋子书,可以算得上是个精挑细选,凑出来的词库了。”
楚天舒坐到桌边,说道,“你来讲述你的心路感悟。”
“我和夏侯一起听着,讲到有那模糊不清的地方,就从这些书籍里面,翻找类似的句子,给你看看是不是更贴切。”
“或给名句做少许改动,平仄等处,全都不要管,最能直抒胸臆的就行。”
鲁双燕越听越是高兴。
“我向人求学,不在少数,与人论武,也是寻常,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
鲁双燕看着手上的诗集,“以前我顶多读一读庄子、金刚经之类,大众皆知,很善于启发武学的经典,对于别的,并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