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螃蟹杯八强(1 / 4)

第156章螃蟹杯八强

螃蟹杯八强赛的现场解说之一,是佛华采。来都来了,他不干点活就有些浪费。

“我看到大家在议论,说双蝉是不世出的天才,"他坐在直播镜头前,极尽赞美之词“说得很对!”

来充当另一个解说的于红雪,也是快速点头。“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我们这些内行人看来,“于红雪笑了笑,“双蝉更是天才。”

两人对视,会心一笑。

佛华采感慨:“我真没见过这么天才的棋手,纵观历史诸棋士,年少成名者甚多,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代表人物,近现代围棋里最出名的是八十年代日本的超一流高手,还有我们的棋圣吴清源先生。”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围棋的辉煌阶段。当时世界棋坛以日本为魁首,中韩的棋手都要去日本学棋镀金,“超一流棋手”,是新锐棋手远超一流棋手水平,从而获得的新称呼。他们也被称为"六超”。

那是一个盛世。

里面每个人都曾开创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武宫正树的宇宙流、大竹英雄的棋形美学……

但六人并非全是日本人,亦有中韩入籍日本的。中日对抗里战胜过这些高手的佛华采,也被公认是“超一流棋手”。对外界来说似乎是上个世纪已经消失的人,实则这群人还活得好好的。在许多元老赛、邀请赛里,他们依旧活跃于棋坛中。“每个时代的围棋都不同,我们的围棋是持续在进化的,双蝉的棋会如何呢?"佛华采说道,“我很期待她给围棋注入的新变化。”于红雪:“是的,跨越时代环境来对比棋手,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事情。”这是在针对提纲上收集的,网络中关于“双蝉放在八十年代还能不能出头”的议论。

环境不一样,当年没有网棋也没有这么繁杂的围棋规则,尤其是那会儿棋手巅峰在三十岁之后。

而现今,三十岁等于棋手的末路,变化太大了。佛华采聊起了前阵子他远赴日本棋院与人下棋的事情。“我告诉了他们,围棋出了个双蝉。“他说起此事颇为高兴,“老朋友们都很开心。”

一个让人无法忽略的现实:日本围棋正在衰退。从全民围棋到现在的人数骤缩,尽管21世纪初被漫画《棋魂》刺激了新一波的围棋潮,但终究止不住衰退的现状。<1学棋基数上不去,世界冠军出不来,故步自封的日本围棋在急于寻求变革之际,也缺少新的领军人物。<1

然后现在,2013年中国六大冠军,2014年补足了团体赛冠军,这会儿又出来个11岁连胜两位九段棋手的双蝉。<1论开心是为了世界围棋,论羡慕嫉妒也是真的有。于红雪:“我跟双蝉下过两盘棋,很幸运。她给我的感觉是,进步太快了!”

佛华采承认这点:“这就是为什么,她没有伤仲永。天赋之上的勤奋,是她永远都不会滑落的保证。"<1

两人的对话是在等待比赛的开始,同时也是给现场时间录入棋谱。事实上,双蝉已经坐在她的台次了。

八强只有四台,双蝉抽到了新的对手,姜晓闻八段。她此行每步都会是女子棋手的纪录,胜或负,皆可坦然。但双蝉从不想停下脚步。

分先执黑,平静的双蝉触摸着冰凉的棋子,指间的温度被带走少许。须臾落下,棋枰之上,风波骤起。

另一边,两位解说终于拿到了本场焦点台次的棋谱。“围棋比赛对于观众来说,确实会有点无聊。"佛华采看着于红雪在最后一次跟导播核对棋谱的正确性,为她填补这段空白,“这可能就是我们赛事不放票的原因。”

于红雪一心二意,接上了搭档的话:“什么时候围棋也能出售现场票,那应该是我们围棋事业大成的时刻了。”

2010年围棋进入亚运会,也没对外售票。棋类项目很少售票,围棋赛事的票大多是内部赠与,就算对外开售,八成是指导棋的报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