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70(2 / 4)

能怪孙无终干出了这种事情。

他们在吴会一带的田庄里,真是收缴出了太多东西,也从没有如现在一般意识到,原来他们还可以打这样富裕的仗。相比之下,反而是洛阳这头虽然得到了后方来自荆州的补给,食物依然不算太充裕,在接应了东面越过虎牢关而来的流民后,更需要精打细算。但应军已是这样,其余两方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哪一方都是被迫响应天幕带来的改变,向洛阳发兵,谁能将己方的后备资源跟上,谁的处境就会更为舒坦。

拓跋珪反应够快,也在抵达洛阳前完成了分兵的配合,可己方丢掉了夺取关隘的机会,再加上后方的粮草被烧毁,哪怕他已极力让人压住了消息,军中还是生出了一阵阵的闲言碎语。

北方的鲜卑部落本就各自为政,先前是靠着他足够强硬的手段和足够亮眼的战绩才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现在非但称帝的计划遭到了破坏,他这个魏王的威信也一落千丈。

若要重新找回一方统帅的地位,必须尽快打出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还得处理好此次退兵之事。

至于姚兴那边……

情况可能还要艰难一些。

“大王……

姚兴捂着嘴,堵住了喉咙里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仍有一层血腥味涌上来,让他伸手示意部将不必上前,又间隔了一会儿,方才开了口:“关中的奏表各位都看到了,有何想法?”

他们正在行军向关中方向撤回的路上。

这次没有突然杀出的一行敌军拦路,退兵的速度虽因天时被延缓,却也不至于遭到先前那样的打击,但……

两封奏报一前一后地抵达姚兴的手中,让军中一度重新振作的士气再度跌向了谷底。

一条,是北方的魏国在洛阳战事受阻,眼看无法突破关隘,要如他们一般承受损失却无所得。

一条,是关中的噩耗。

关中的存粮经过先前历年的消耗原本就所存不多,幸而今冬落雪,气候也比往年稍好些,这一茬冬小麦的收成料来不差,还能填补上亏缺的府库。但谁也没想到,当姚兴带兵离开关中之后,关中竞会突然遭到了来自西面的进攻。

出兵的人名为杨盛。

两年前,陇西王杨定接应前秦末帝,征讨乞伏部落不幸身死,因杨定无嗣,杨氏基业都落到了他的堂弟杨盛的手中。这两年中,为了便于统治,杨盛一面与姚兴虚与委蛇,一面将仇池羌族分为二十部护军,以“护军”代替郡县,确保境内各方安定,竞也初见成效。姚兴原本觉得,仇池羌族北面还有乞伏氏制衡,短时间内掀不起什么风浪,哪知道,杨盛竞会选择在此时出兵!

他也没打算占据关中,而是严格遵循着游牧民族向来的惯例,抢完了就跑,抢了距离陇西最近的几个粮仓,带走了大批食粮后,便退了回去。若是其他时候,他这么干也就算了。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姚兴必定要给他一个好看!但偏偏是此时!

原本就粮草不丰的秦军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损失。先前的兵败,也让姚兴不能随意大动干戈,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他明明极力忍耐着自己的怒气,却还是收紧了手指,险些将那封奏报给揉捏成团。

苍白的面容间,也顿时闪过了一阵冷色。

杨盛他欺人太甚!

若说这不是因为天幕的影响,姚兴绝不相信。只怕是他从天幕中听到了姚兴的短处,又看到姚兴大举调兵向洛阳进攻,这才有此一举。无论洛阳战况如何,他的这一行为都能给秦国捅上一刀。他也确实成功了。

对于姚兴来说,放弃进攻洛阳,乃是权衡利弊之下迫不得已的举动,既然做出了这个选择,后方就绝不能乱,可现在,就被这一路贼兵给毁了!姚硕德向他抱拳:“以臣之见,我们需要撤回先前驻扎在天水的兵力。”姚兴:"…继续说。”

姚硕德:“将兵力从天水撤回,退出陇西战场,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