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呢。"她的手抓着椅把,有些措手不及。
赵枢一时无言,只看着她失落的目光。
“蓁蓁。“他蹲下身来平视她,摸了摸她的头,却说了句好似完全无关的话:“你当然是赵家最可爱的姑娘……怎么会不是呢。”赵明宜愣住了。
她想起这是方才她嘲笑自己的话。
她低垂着眼睫,其实眼睛有些红了,不想让他看见:“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呢……她觉得她不能接那句话,接了她会哭的,只能避开。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赵枢还未开口,冯僚却是已经等不下去了,匆匆赶来过来。赵明宜也看见了他,脚步十分匆忙,少有的急色,手里拿了封信。走过来后先朝她行了一礼,而后才将信交给兄长。
赵枢看了他一眼,并未立刻拆开,而是站起身来向她说明了:“出了些事,圣上命我即刻前往辽东,巡抚地方……何时回来暂时还不知。”他摸了摸她的头:“冯僚会留在府里,你有事可以找他。”她张了张唇。
怎么会这么快呢?
她只记得前世兄长去辽东两次。一次是辽王叛乱,督察院御史前去监御地方,他那次去得很凶险,受了很重的伤,莫非就是这一次。可是她分明记得没有这么快,这已经是下半年底的事情了。或者是因为一些什么,事情发生了改变,与前世并不完全一样。
她骤然心慌了起来。
可是她真的很多事想不起来了。好像什么有什么东西把她那一段记忆从脑海中剥离,她的头顿时嗡嗡地疼。
冯僚在一旁低声催促,显然是很急了。
赵枢俯身看了她一眼:“照顾好自己…”又将她鬓边的碎发拂到耳后去,正要离开。
手腕上却传来一阵微微的力道,回头一看,发现是她抓住了他的手,眼睛里都是担忧与慌张:“你要小心。"或许是害怕吧,她唇瓣微微发抖。只见兄长很快离开。
她还是未回过神来。怎么会这么快呢,前世这个时候究竞发生了什么,她只记得兄长在这场叛乱中功勋卓著,位列侯爵,可是也受了很重的伤。奉京被围,辽东兵民损失惨重。其中究竞发生了什么。天边响起轰隆隆的雷声。
赵枢在廊下匆匆看了信件,面色凝重。冯僚在一旁道:“送回辽东的暗探传来消息,辽王殿下已然开始点兵,想来不久便会挥师南下。皇上此时命您巡执地方,恐怕也是有了预料。”
此行成则直上青云,自然也十分凶险。
赵枢默了一会儿,很快便将信纸撕了,让冯僚处理干净:“让周述真备马,张士骥跟刘崇跟我走,你留在府里……快一些。“而后很快往上院而去。冯僚眼皮子一跳。去辽东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就让张、刘二人赶上了。他们俩这趟要是活着回来,保不齐要骑在他头上。只是大爷显然是为小姐考量,要他在府里为小姐办事。想想也罢,只要小姐一天是大爷的心头肉,那他的位置便还能做得稳当。很快便接受了。
赵枢却是很快到了上院。
太爷年纪大了,午间要小憩一会,丫头见他过来惊了一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禀报,却见大爷未瞧她们径直走了进去。丫头心头颤颤,吓得心跳都停了,忙喊了一声:“爱,……"却未拦住。赵枢径直进了里间。
里间熏了淡淡的檀木香,刚有丫鬟清香炉,见他过来立即便退了下去。赵老大人午憩时候不喜有人在屋内,所以此刻应该还未歇下。他站在屏风后,并未进去。
“祖父,我是来向您辞行的…"他的声音十分地冷,而且异常冷静。他也知道老爷子在听。
紫檀折屏长而高,后置一画几,上面摆了香炉。墙上挂着前朝名臣张壑丘的字,题的是千古万岁山,抒的是成圣之志。只是老爷子晚年终究是没成就这档的志向。
赵老太爷也确实不曾歇下,他知道这个孙儿会来。他在等他。“你既来见我……便知我不希望你去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