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孩子(2 / 4)

摆摆手:“罢了,你也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样,我交代你个任务,你帮我办成了,我就既往不咎了,怎公样。”

魏征觉得自己又能活了,忙拱手道:“殿下但说无妨。“我封你做谏议大夫,许你便宜行事,你带着我的谕旨,去河北走一趟,帮我安抚我大哥和四弟的旧部,记住,是安抚,明白吗?”魏征:“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初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之后,父亲强征窦建德的旧部到长安,以致于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起兵造反的事情,李世民还记得。故而此次发动政变前,李世民就和属下们商议过,只诛二王及其子嗣,不伤其他。

本来嘛,李唐立国不足十年,统一不过五年,还没有形成什么归属感,大哥没怎么打过仗,四弟人品又一般,也没有什么忠肝义胆的属下要誓死报效的,大家也只是拿钱办事,没必要为难他们。

况且他们手下也有许多能人志士,能收为己用岂不更好。魏征就是个很好的标杆,连这种天天撺掇大哥斗自己的反动分子都能被自己容下,还有谁他容不下呢?

魏征的脑子也转得快,很快就想明白了,河北有哪些先太子的心腹,他最清楚了,他立马下了军令状,保证山东河北出不了一点乱子。还是新太子脑子清楚,不像先太子,他劝都劝不动。李世民也很满意,他飞速的把奏折批了一波,匆忙回家去了。临出门,他又折回来,把快被文书埋了的内兄拉出来:“给我修修胡子。”长孙无忌白了他一眼:“怎么,终于被我妹妹嫌弃了?”“嫣儿怎么会嫌弃我呢?"李世民不乐意听:“我们家月奴从洛阳回来了。”长孙无忌反应过来了:“啊,你终于扬眉吐气了呀。”李世民的胡子又长又硬又茂盛,还有点微微的卷,他一向以此为荣,但宝贝女儿不喜欢,亲起来扎扎的,所以他这些年打理的很勤快,这些日子女儿被这去洛阳,他也忙着政变,天天脚不沾地,自然顾不上修理。内兄上来就是一通刮,给李世民心疼坏了:“你给我留点,在刮我要成太监了。”

无忌说你不懂:“说不定我妹妹也嫌弃呢,还是修干净点好。”李世民琢磨了下,也不太自信了:“那你快点!”长孙嫣这几日也忙得很,虽然以前常来东宫作客,但作客和做主也是不一样的,她坐着步撵,把东宫的各处宫苑角角落落都检查过一遍。夫妻俩商议过,虽然不打算当太久的太子,择期就要登基,但也不好立刻将父亲赶出去,所以得在东宫多住些日子,以示孝道。原本在东宫服侍的宫人她没有都赶走,而是挑了些看着忠厚可靠的继续留下来,弘义宫的宫人她也没有都带来,也留了些心腹在那边,两拨人合在一起,互相介绍过,安排好所属宫苑。

各宫的宫人们给太子妃磕过头,听过朝露姑姑的训话,各自领了差事去当值了。

长孙嫣想了想,又嘱咐半夏:“后院的女眷们,你安排她们搬过来吧,分什么宫室你和忍冬安排,拟个单子给我就成了,如今顾不得她们,位份都照旧,等太子登基了再给他们安排吧。”

半夏应诺而去。

等半夏走了,绛云过来服侍,长孙嫣就问她:“你和那个裴侍卫处的怎么样了?”

绛云一惊:“什么?”

长孙嫣就笑:“傻绛云,当谁瞧不出来呢。”绛云就红了脸:“他是河东裴氏,我配不上的。”长孙嫣哼了声:“一个离本家隔了八百里的的旁支子弟,家里穷的叮当响,族里分的一间宅子二亩地,连饭都吃不饱,勉强在族学里读了几年书,托了多少门路才能到弘义宫里当值,能娶到未来皇后的贴身侍女,是他的福气,哪里有你配不上的?”

绛云不太听,就没有应声。

长孙嫣在心里叹了口气:“你想嫁他吗?”“想。”

“他想娶你吗?”

“他跟我说过好多次,他想娶我,我没敢答应。”朝露看不过去了,推了推绛云:“你求娘子做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