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越关山5
常乐单方面被切磋完,鼻青脸肿地回了火堆旁。见鱼汤火候到了,又往里加了把芥菜干。
期间张了下嘴,虞白担心他说完母亲又一时兴起说父亲,赶忙伸手去拉他:“你先不要讲话了。”
常乐又张了张嘴,左右活动了下,含糊开口:“我没有要讲话,我就是看看下巴掉没掉。”
邓勿怜坐回原处喝起鱼汤,解气又忍不住叹气。这常什么乐看着挺像模样的,怎么挨了两下就蔫头耷脑不吭声了。
无趣。
不如上回那个。
仍然忘不掉那双又傲又冷的眼睛。
想起这事,邓勿怜正想问问秋狩行营里挨她打的那人叫什么名,就听见身后不远响起道清冷的声音,朝着燕昭:
“家主,起风了,怕要变天,早些赶路吧。”燕昭刚喝下陶碗里最后一口鱼汤,闻言抬头望向天际。湛蓝与枯黄的交界缓缓爬上阴霾,仿佛下一瞬就要铺天。
“整装出发。”
天空不久灰白,随即细雪飘落。等车队赶到客栈时,已是黑沉压顶、大雪席卷。
同行的商队几乎将客栈住满,才刚下午,但没人会继续赶路了。一是因为恶劣天气,二来,再往前便是陇关。
过了关山行路艰险,所有人都会养精蓄锐,好好休整一夜。就连总是聚在大堂阔谈的行商也消停了,客栈里十分安静,只闻窗外呼啸声。窗外朔风凛冽,一合窗,风声就被炭笼燃烧的噼啪声盖过,硬是往西北风雪天里添了几分温馨的安宁。
躺在这样的温暖里,燕昭心里却不大安宁。震惊、受挫、不可置信,这样的情绪在确认谢若芙与十六部有关,甚至极有可能是抱着仇恨刻意接近燕飞鸿时,就已经短暂地有过又消失了。得知长久悬在头顶的阴影并非是病而可能是毒,她心情也波澜过一瞬。是毒就总该有解法,哪怕只能缓解,总比从前全无头绪强,说不振奋也是假的。虽然对不寿一事早已接受,但若要选,她必然想活。至于“为何是我"一类的质疑,她早在过往无数个失眠的夜里问过许多遍了,再消沉没有异议。
只是胸口总郁郁着一股情绪,像外头的雪全堆积在那里,结了霜、冻成冰,却有一层躯壳隔着,炭火烧得再热也烤不进去。不太明白原因。
燕昭换了个姿势,在枕上侧躺,习惯性隔断这些情感上的纷扰,开始思考实际的事情。
此番西行,表面身份是行商,正当理由是督查边庭军务,真正目的只有一个,找解药。
空口说来简单,可但凡一细想,就知道有多难。书肆、药铺、坊间询问……如同无头苍蝇。暗访阿赊越部……从前的十六部只剩这一根独苗,聚居在凉州以西,一个叫库卓的地方。
可这样的部族必然是铁板一块,且是带刺的铁板,莫说问出东西,恐怕只是靠近都会危险。
直接挑明来意更不可能,且不说多年战乱血海深仇,十六部残余必然心存怨恨;这样的身世揭穿,最不利的是她自己。或者,直接从凉州发兵……
不行。那不就和燕飞鸿一样了。解决问题,战争永远不能是第一种方法。更何况,也不是完全没有方法。就算此行找不到解法……燕昭又翻了个身,枕着手臂躺着,开始回忆帝陵的布局。如何才能在不被人发觉的情况下,挖……
房中水声哗啦一响,浴桶里的人湿淋淋迈了出来。屏风很薄,纤细的人影映在其上,繁丽刺绣像在给他伴舞。一阵案寇窣窣擦拭声后,屏风后的身影不见了,身上厚重的毛毯被掀开一角。微微的凉涌进来,接着是沉甸甸的热。不多时,毛毯上端钻出个脑袋,微潮着的头发蹭乱了,滑落搭在她颈侧痒痒的。虞白像个粘人的小兽一样从被窝里钻上来,趴在她怀里轻声问,“殿下在想什么?眉头都皱起来了。”
燕昭在想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可毛毯底下,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