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从早到晚,纤悉无遗燕祯身边,全是她的人。
保护,教养,还是监视?
她自己都说不上来。
燕昭叹了口气,把密信递到烛台上烧了,这才打开那个装满礼物的匣子。分量不轻。金玉礼品琳琅满目,丰厚得宜。她拨弄着看了看,打算过两日再采买些淮南特有的玩意,起码能多安抚他几日。这样想着,她正要合上盖子,视线却突然被一抹莹润勾住。一枚玉佩。
上好的羊脂玉,玉质细腻透亮,润白胜雪。好玉无需精工,这块玉只请大家雕了寥寥几笔,云纹如水流动其上。
看着手中这块玉,燕昭思绪有一瞬飘忽,没来由地想起另一枚玉。就在这里,在这张书桌后。
那枚玉被她掐在手里,肆意描绘墨痕。
谁说玉要全无瑕疵才好看。在她看来,白玉点墨,漂亮得惊人。只是一想起他,她就不自觉想到他那个所谓的"友人”,想到他说起那块错过了的玉佩时,眼底湿漉漉地泛着泪,伤心心遗憾溢于言表。一想到,燕昭就觉得心烦。
怪不得他身上从来都干干净净的,首饰珠玉也叫人送去不少,除了赴宴以外没见他戴过。
敢情是在给别人留位子?
简直……
她手指慢慢收紧,玉佩整个攥进掌中。
公务理得差不多了,她可以去做些别的了。可刚起身,动作就被一阵敲门声留住。
是裴卓明。
一看见他,燕昭就猜出他要说什么。来往两地传信任务紧要,更兼涉密,故驿员一职由公主府侍卫亲任。裴卓明统领府卫,相关诸事都是先报给他,再由他向上禀报。
果然,开口正如她所料。
“殿下,上次您吩咐的都已办妥。消息一传回京,徐尚书那边就有了动静,”
裴卓明上前两步,递来一卷密信,“这是底下人拦截的。”“给谁的?”
“芜洲别驾,徐文斌。”
燕昭抬手接过,脸上没什么情绪。
徐文斌,徐宏进兄弟之子,他的堂侄。先帝最后一年,徐宏进亲自举荐其上任,彼时燕昭空有摄政之名,只能任之。两年过去,她一直没什么机会收拾,这次倒是时来运转。
“没被发觉吧?”
“没有,下头的人直接在驿站掉了包。”
燕昭点了点头,把密信捏在指间端详片刻,而后轻轻拆开。“他要徐文斌将责任尽快撇清,必要时推给芜洲太守,"她轻笑了声,“芜洲那边怎么说?”
裴卓明垂首敛目,一板一眼答:“芜洲太守昨日回信,称深知事关重大,罪责难免,恳请殿下允他先自查此事。”
“好,"燕昭将信纸慢慢折回原样,“让他查吧,看他能查出些什么。这封信依样送去徐文斌手中,切勿打草惊蛇,但……“给芜洲太守那边透个口风。若他是个聪明人,这官位兴许还能保得住。裴卓明接过密信,颔首应是,却没急着离开。他少有踟蹰,燕昭有些意外地抬了抬眉,“还有什么事?”沉默片刻,裴卓明开口,
“回殿下,卑职还有一个发现,想要禀报。”他顿了下,今夜第一次抬眸,看了燕昭一眼。“是有关玉公子的。”
夜已深。
穹顶浮云游走,月光断断续续洒落空庭。
走在昏暗里,燕昭回想着片刻前听到的话,神情晦暗不明。脚步放得很轻,手中攥着玉佩的动作却极重。指腹抵着白玉凸起一下下刮过,像是和上头的精雕过不去,要把它生生磨平。从书房出来她没披大氅,只穿着一身玄青袍服,暗色几乎融入黑夜。常在夜里走这条路了,每次都是不同的心情。顽劣、兴奋、期待或愉悦。
今晚又不同。
很熟悉了,熟悉到哪怕伸手不见五指,她也快步流星。风吹透外袍微冷,但就快到了。前头小道尽头转弯,绕过一座假山就是了。可刚迈出几步,她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