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上轿钱
如果刘家对刘丽娘不管不问,短时间之内不会知道刘丽娘生了一对龙凤胎。若是刘家一直在四处打听刘丽娘和薛二哥的事,不出仨月,他们就会知道此事。届时刘家定会打着探望外孙和外孙女的名义前往京师。刘家人抵达京师不可能住客栈。可是到薛二哥家中,薛二哥难道叫他们吃糠咽菜不成?薛母以己度人,不好意思这样做。一天用百文,十天就是一贯。倘若他们觉得京师这好那好赖着不走呢。薛母不喜欢黄沙多、天干物燥的京师,不等于别人不喜欢。前些日子薛母回村上坟碰到薛二婶,薛二婶就向她表示京师繁华,又问她怎么不去京师找俩儿子。
对于四个孩子,薛母都疼爱,只是爱多爱少罢了。即便对薛二哥的爱极少,薛母也不希望二儿子的两个孩子有个好歹。薛母问薛大哥:“老三是朝廷命官,不能叫他们别去?”薛大哥觉得这话天真又可笑:“刘家是丽娘的娘家,三弟以什么理由阻拦?仗势欺人!”
薛母:“这样做会被弹劾吧?”
难为您还知道弹劾!薛大哥点头:“三弟在信中提醒我,要是刘家问起二弟和丽娘,不要把二弟家的地址告诉刘家人。可是我觉得这样不行。去年二弟妹在仁和楼做拉面,很多人都认识她。刘家人一到京师东市就能打听到二弟家地址。薛母:“你怎么想的?”
薛大哥:“我想拿三贯钱请人盯着刘家。不能叫他们今年过去。明年这个时候孩子满周岁,不容易夭折,他们再过去连吃带拿,二弟也不怕!”薛母听到“连吃带拿"四个字眉头紧皱,心里想的是,我儿子儿媳辛辛苦苦攒的家业,将来都是我孙子孙女的,刘家凭什么连吃带拿!薛大哥看到他娘的神色立刻见好就收,以免说多了被他娘看出来。他娘是偏心耳根子软,可一点也不傻!
薛大哥叹了一口气:“天色已晚,先这样吧。“拉着儿子去厨房打热水给他洗漱。
看着儿子睡着,薛大哥才去洗漱。
苏娘子关上房门低声问:“也没说怎么阻止刘家人进京,婆婆知道怎么做吗?”
薛大哥不是不说,而是以他的脑子实在想不出在不动手把人绑起来的情况下如何阻止。薛大哥绞尽脑汁才想到用“连吃带拿”刺激他娘,“娘会去刘家吧。反正刘家不敢打她,没事的。我听别人说,娘把知县打一顿,知县都不敢还手。”苏娘子想起她小叔子如今是正五品,而丹阳知县只是七品,“那就先看看娘怎么做。”
苏娘子手头宽裕,家里吃的用的都是她掏钱。像孩子的衣物和文房四宝,薛大哥掏钱。书局给薛理的分红都被薛大哥交到母亲手里,这一年来薛母攒了厂十两。
翌日,薛母把孙子送到学堂,去袁家开的首饰店给龙凤胎买两个银锁。晌午薛大哥回来用饭,薛母用红布包好,叫他想法子送过去。对于此事薛大哥毫不意外,因为他娘偏心归偏心,也是要面子的人。改日街坊四邻听说薛二哥有一对龙凤胎,必然会问他娘有没有表示。他娘不想到时候难堪就要有所准备。
午饭后,薛大哥把银锁送去竹林酒家。因为他算着日子,伙计该去京师送江南特产。
果不其然,刘掌柜告诉薛大哥,过几日他们就去京师。得知叫他们捎一对银锁,刘掌柜就问:“薛大人得了一对双胞胎?”薛大哥不能不说实话,否则刘掌柜也会买一对银锁叫伙计捎过去,就说他二弟得了俩孩子。
双胞胎极少,即便不是薛理和林知了的孩子,刘掌柜也很高兴,接过包好的银锁就说:"正好我们也沾沾薛郎中的喜气。”傍晚,薛大哥到家便告诉他娘安排好了,不出意外下个月月底能收到三弟的回复。
薛母神色淡淡地点点头。
翌日上午,薛母把孙子送去学堂就去绣坊,叫薛琬晌午去接孩子。苏娘子的小姊妹等薛母走了,来到她身边问:“她还不许你去接小孩?薛大人都没说什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