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尘埃落定(2 / 4)

不是在人来人流言蜚语传播极快的西市,再加上离仁和楼甚远,以至于时至今日,林知了才知道两府被查。

由于宰辅和朝中二品大员礼部尚书党羽门生众多,大理寺不敢不谨慎,因此这些日子查到谁把谁带去大理寺。

御史大夫以为他会第一个进去。然而正月十七,节后第一天,被大理寺请去的是御史大夫的夫人。

到了大理寺,无论寺卿问什么,御史大夫的夫人都说是她干的。寺卿问她堂堂宰辅夫人亲自出门办事不成。

御史大夫的夫人说是。寺卿又问有没有丫鬟小厮陪同,骑马还是坐轿。御史大夫的夫人闭口不言。

既然夫人认罪,就把她收押,又令人把管家和夫人的贴身丫鬟拘来。丫鬟和管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因此无论大理寺少卿问什么,他们都说不知道。

对于这样的人大理寺有经验,少卿直接叫他们选杀头、流放和将功折罪。又提醒几人,夫人已被收监,他们不用担心心被自杀。能活一次很不容易,谁想死呢。

管家和丫鬟等人不止坦白夫人放印子钱,还收了许多钱财。不过不是真金白银。因为真金白银打眼,夫人只收物品。有文房四宝,有珊瑚摆件牙雕,还有各种首饰绫罗绸缎。

少卿问御史大夫有没有收过这类物品。

管家坦白,大人没有。大人书房里的琴棋书画都不是他的。大人喜欢跟人下棋弹琴。那些大人就把琴棋带过来,方便下次使用。书画放在大人房中,也是担心来回挪动碰坏了。

少卿气笑了。

这话糊弄鬼呢。

少卿令人把东西搬过来,问管家这些东西都是谁的。管家不敢啊。

少卿提醒,他不说大理寺也能查到,不过是花点时间。谁写的谁画的,哪个书坊画斋卖出去的,应该还有记录。

听闻此话管家只能坦白。

大理寺的人带着物品去找原主人,原主人自然不认,就说御史大夫想要,我哪敢不给。

这些琴棋书画的主人坐实了御史大夫强取豪夺。陆陆续续审查一个多月,薛瑜从村里回来了,林飞奴身上的棉衣都脱掉了,“两府案"才递到御前。

大理寺卿也知道皇帝缺钱,是以一经查实就找人给那些财物估价。算上铺子土地以及宅子,御史大夫一家就高达两百多万。倘若按照市场价卖出去,最少能卖三百万。2

御史大夫的岳父一家比他还多,因为他小舅子亲自出面搂钱。礼部尚书不遑多让。

“两府案”查抄的财物加一起,将近一千五百万!当天晌午,皇帝气得连口水都没喝。<1

皇帝认为“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底下人认真做事,贪点就贪点。可是御史大夫一家就比他去年年底花出去的军费多一百万贯,未免也太多了。太子一直叫人盯着大理寺,听说大理寺卿进宫,太子就算着时间过去。正好看到宫女太监收拾饭桌。

太子眼神示意内侍怎么回事。内侍给他个眼神,示意他先看看皇帝。到御书房里间,太子看到御案上的三本奏折和卷宗,明知故问:“父皇身体不舒服?有没有请太医。”

皇帝把三份奏章递给太子。

太子已有心心理准备,看完并不意外,便问皇帝打算如何处置。倘若不知道如何处置,明日早朝再议。

皇帝想把他们全杀了。

可是御史大夫没有亲自参与。

皇帝决定先放一放。

翌日早朝,清廉正直的官吏认为严惩。暂时没被查到的贪官认为御史大夫这些年劳苦功高,他没有贪赃枉法,只是治家不严罢了。不过一炷香,朝堂又热闹成菜市场。

皇帝揉着额角打量满朝文武,视线在薛理身上停留片刻。此刻薛理满眼好奇,皇帝却觉得他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皇宫换成瓦市,薛理的神色也毫不违和。皇帝顿时想问,他当紫宸殿是什么地方!

又过一炷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