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再也不复之前的淘气顽皮,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江明书看不过眼,觉得江福全再被黄云芳这么逼下去,迟早会被逼成一个疯子,忍不住和黄云芳争吵了起来,黄云芳这次却丝毫不退让,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江福全成才,江明书的劝阻在她眼里,就是阻止她儿子成才的阻碍,气得江明书大呼黄云芳不可理喻。江玄戈回来之前,江老爷子听到了这庄官司,扶着大肚子哼一声:“以为谁都是彘儿呢。",黄云芳逼着江福全读书,江老爷子不管,能读就读,不能读就拉倒。他就是偏心的这么明显,在他眼里,江玄戈才是他唯一的心头肉,其次是其他孙子孙女,至于江福全这个奸生子,因出生本就不得江老爷子喜欢,偏偏黄云芳还挑拨得这孩子对江玄戈有敌意,要不是看在江福全实在太小自己还茫然无知的份上,江老爷子早把江福全乱棍打出了江家。江明书回来的时候,江老爷子正在奚落江明书没有眼光,给自己找麻烦,恰好这时江玄戈回来,将他从江老爷子的奚落中解救了出来。江明书冲江玄戈感激一笑,倒把江玄戈弄的愣了一下。等祖孙三代一起吃过饭,江玄戈才对江明书道:“父亲,我准备建一个水泥坊,用于修路,现下手底暂时没有可信赖的人,不知父亲可否暂时帮我管理一下这个水泥坊?”
江明书作为江家的大少爷,以前被江老爷子逼着读书,没什么念书的天赋,但经商管理人事却是一把好手,江家的那些粮铺都是他在照管,管理的井有条,而且每次外出经商,都能大赚一笔,足以证明江明书在经商一道上确实有几分天赋。
江明书在家里快闲出霉了,家里就只有几家粮铺,这点儿事抽个空就弄完了。其他地方现在乱的很,不敢出去跑,剩下的时间他便只能在县里乱晃,回家还要和陷入偏执的黄云芳吵架,每次一吵架,就要遭受江老爷子的白眼。江玄戈说有个事给他做,江明书瞬间就高兴了。
果然还是大儿子最顺心,简直就是救他出水火的活菩萨。“水泥是干什么的?能卖钱吗?”,提到作坊,江明书的生意经顿时不自觉的冒出,一连串的问江玄戈。
江玄戈道:“暂时先不卖钱。”
江明书一听不能卖钱,兴趣瞬间去了大半。江玄戈道:“现在不卖钱,不代表以后也不能买卖,而且做的都是大宗买卖。父亲,这个水泥坊要好好管理,如果管理得当,以后能挣大钱。”
江明书一听能挣大钱,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彘儿,这事儿你交给我就放心吧,保证帮你把水泥坊管理的顺顺当当。”江老爷子在一旁哼声道:“彘儿做的是大事,他让你帮着做事,你可要好好做,不能糊弄,要是做的不好,小心老子我打断你的腿。”江明书对江老爷子的偏心已经见怪不怪,根本没把江老爷子的警告当回事,嬉皮笑脸地点点头:“知道了知道了,爹,彘儿是我儿子,他的事儿我能不放在心上吗。”
于是江氏水泥坊便迎来了第一任坊长。
江玄戈亲自拟定了作坊管理条例,让江明书照着执行。水泥坊建起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建造温度能达到一千度以上烧窑。江玄戈奖励这些烧窑工,谁能想法子提高烧窑的温度,就奖励一百两银子。一百两啊!
在江玄戈实行按粮票购粮后,又放出粮仓里的储存粮,再加上那些手里有粮的大户在江玄戈的棍棒之下,也不敢再囤积居奇,华阴县的粮价很快就得到了抑制,已经变得和南宁县一样。一斤麦子不过五文钱,一两银子就够一个五口之家用一个月,十两银子够全家用一年。
一百两可是个大数目。
重赏之下必有智者,很快就有烧窑工想到了解决办法,再综合江玄戈还记得的那一点方向,这个难题便解决了。
南宁县和华阴县两县境内的人口,现在加起来已经快近十万,除南宁县自家有地已经丰收的人家不再愿意给江玄戈当免费的劳动力,剩下接近四万的人口都需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