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县令哼一声:“权宜之计罢了。江玄戈有一句话说的不错,悦江府遍地都是匪寇,整个府郡都是大大小小的匪窝。现在局势一日比一日混乱,匪寇一日比一日增多,继续呆在这里,本官迟早得被这些刁民要了性命。本官需要好的平级去好的地方统治顺民。让江玄戈去,他有本事把华阴县治理好了,免了本官性命之忧,到时候他辛辛苦苦的一切只会成为本官加官进爵的踏脚石与助力。“等他走的时候,把华阴县席卷一空,让江玄戈所有的努力都成为他的私财。想到此,黄县令默默忍下了刚刚那口气。世道变了,若是太平盛世,一个如此不顾规矩的县丞,只需要逐级上报,等待江玄戈定是重罪,若真被定为造反,全家都会被抄斩。
可惜现在世道乱了,王朝正在跟几股在大梁境内到处流窜的大匪寇作战,外还有辽东建奴牵制了朝廷大部分兵力。其余的小股势力,即便上报,也只会责令地方自行处理。再说今年是华阴县没有交足税赋,南宁县反而是替朝廷分忧的地方,一个地方乱不乱,上面首先看的便是税赋。他和江玄戈,府台大人说不定会更相信对方。
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不过是一个虎狼窝的一丁点儿权利,江玄戈要,就给他。
黄师爷心有不甘,却只能应是。
他知道除了黄县令说的这些好处外,黄县令到底是被江玄戈吓住了。江玄戈是土生土长的悦江府本地人,骨子里就有匪气,谁能保证这家伙不会在一冲动之下就真的将他们杀了呢。杀了他们,然后报上去山匪作乱,上级官府难道现在还有余力派人来调查实情吗?
黄师爷叹口气,昨日才嘲笑张县令无能,没想到今日就落到了和对方一样的境地。
头天晚上和黄县令强行达成了一致,第二天就有穿着青衣的小吏和官差来打扫华阴县的县衙,并且在华阴县一干差役的注视下堂而皇之将黄县令的办公后堂收拾成了江玄戈的。
接着江玄戈就走进了后堂,正式入驻华阴县县衙。胡青竹给江玄戈倒了一杯热茶后,走出来咳一声,替江玄戈告知这些差役书吏,以后江县丞才是华阴县的主事人,他们的俸禄差银等都由江县丞来发,前提是这些人必须听江县丞的话,否则.…
否则什么,胡青竹没说,可县衙外面战列森严的团练队,个个威武彪悍,他们手中的银枪与火器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一切无不在告诉他们,不听话,后果可能很严重。
江玄戈就这么轻易入驻了华阴县。
下一步,自然是像在南宁县所做的一样,打土豪分田地,兴修水利,开荒修路,让这个濒临破灭的华阴县一点点恢复生机。而且,江玄戈还准备直接将华阴县纳入南宁县的管辖地界,逐渐淡化两县的分界线。王朝末世的官员,从来都是软弱可欺的,江玄戈从不认为黄县令会是他进驻华阴县的阻碍。
真正阻碍他的,另有其人。
江玄戈入驻华阴县第一天,便有青衣小吏沿街到处贴告示,并且每贴一张,便有官差敲锣,这些小吏还会高声将告示的内容宣扬一遍,那些是乡下,也有小吏和团练队下乡宣扬丈量土地的政策。于是,经过一天的宣扬,华阴县所有人都知道了隔壁来的县丞要在华阴县丈量土地,那些无主的土地将会收归官府。“少爷,告示贴出去后,那些人果然有了行动。”,胡青竹将玄影卫收集道的情报递到江玄戈的案头。
江玄戈拿起仔细看了一遍,哼一声,笑道:“很好,和我猜的一样,果然一个不落。”
南宁县的工地上,从华阴县来的所有人都神思不属,就在昨天,他们已经被告知县丞大人去了华阴县,接着华阴县会像现在的南宁县一样丈量土地,组织大量的人手兴修水利开荒种地。他们这些从华阴县来的人,在县丞大人丈量华队县土地的时候,一定要回去登记,否则土地只能被当做无主之地统一分配。这让已经放弃了华阴县的一切孤注一掷来到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