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露(2 / 3)

富户官员一个都跑不掉。

如果江玄戈是张县令,现在要做的是强行向富户征集粮食,把全县的人召集在一起兴修水利,一起共渡难关。有人不听话,直接杀鸡儆猴。非常时候只有行非常之事。

可惜他不是张县令,他只是一个十岁的幼童,没有人会听他的话。

“我就知道,谁都不傻,县令说几句,大家怎么可能就把粮食捐出去。”江明书撇嘴。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江玄戈拿着书走到江老爷子他们面前。

江老爷子一见江玄戈,神情瞬间柔和下来,温声对他道:“彘儿,你马上要考试,这些事情就别操心了,有祖父在呢。”

江玄戈将书递给跟随的胡青竹,“祖父,耽误一次考试,并不会有性命之忧。但这次灾年要是应对不好,我们全家,不,是全族,说不定都会性命不保。”

这话一出,几个大人瞬间变了脸色。

江明辉道:“彘儿,你怎么这么诅咒我们江家族人。”

江玄戈道:“三叔,我又不是吃饱了没事干,为何要诅咒自己族人。祖父,爹,二叔三叔,我们进书房说话。”

地里的庄稼大部分都枯死了,就算现在下雨也已经于事无补,眼见着大灾就尽在眼前,江玄戈知道不能再耽搁下去了,现在再不付诸行动就晚了。

江明书还是第一次走进江玄戈的书房,见书桌都是黄花梨木的,对比老爷子对江玄戈和江福全的态度,很是为小儿子委屈。

不过想到二房三房的几个孩子也没怎么被江老爷子放在眼里,又觉得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至少江玄戈也是他的种。

江玄戈让江老爷子和三兄弟坐下,摊开他书桌上的一幅地图,“祖父,您看,这是我根据南宁县的地方志绘制的南宁县地图。您看南宁县南边五里,我们江家是大族,分为三支,我们家有一千多亩地,另外两支合计近两千亩,再加上柳家,李家和另外几个中户,不到两成的人占据了南乡五里八成的土地,还有两成自耕农,而南宁县的其他三个方向,也和我们南乡差不多。也就是说,南宁县八成的土地在大户乡绅的手里,只有两成才是自耕农的。”

江老爷子敢想敢干,不然也挣不下这么大的家业。当然这和族里的扶持也有关,因为族里可以免地税,所以他买了这么多土地丝毫不担心赋税的问题。

以前只觉得自家地越多越好,能为儿孙挣一份基业,只要地在,就能保江家兴旺绵长,根本没有从南宁县整体的高处去看大户不断买卖兼并土地的念头。

现在江玄戈点出南宁县只有两成的地在自耕农手里,江老爷子顿时一个机灵,一股寒芒从背后直窜脑门。

三兄弟却不理解江玄戈的用意,江明书还急吼吼道:“彘儿,你究竟想说什么?”

江老爷子被儿子蠢得又一个机灵,瞪着他吼道:“彘儿都说的这么清楚了你还不明白?八成的地不用交税,两成在自耕农手里的地才交税,也就说南宁县要用两成的税养活全县的人。”

“这又怎么了?”,江明辉和江明义还是不理解:“以前不都是这样吗?”

江玄戈摇头,“不,我做了一个对比,五年前,南宁县乡绅手里的地只有六成,而短短五年时间,又有两成的地到了乡绅大户手里。而每经过一次灾害,大户乡绅兼并土地的速度就会加快,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南宁县推全大梁,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整个王朝差不多都在朝着这个方向。祖父,爹,二叔三叔,你们还不明白吗,两成的地要供养全大梁。要交税的地越来越少,所以这些年朝廷摊派到这些自耕农身上的赋税越来越重,已经到了这些自耕农抽血扒筋也供不住的时候了。就算没有天灾,结果也注定了。”

江明书忍不住哆嗦问:“...会...会怎样?”

“天下大乱,改朝换代!”

屋里几人闻言,忍不住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