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3 / 5)

给高价,有那好做的活也都想着先给她。刘掌柜也知道崔慧娘是个很有上进心心的姑娘,一直都想学会更高深的刺绣手艺,知道她拜到了这么好的师父,不仅不生气,还真心替她高兴。至于说什么投了竞争对手,背叛自己的这种想法,则是想都没想过。这县城里大大小小的绣庄绣铺,没有十家也有四五家,多一间不多少一间不少。

她们这绣庄本就是不大不小夹在中间的,绣庄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好绣娘,生意本就是普普通通的,全靠老板自己的人脉,接了几家县里富户的活养着再说了,她只是个聘请来的掌柜,做好自己的事便行了,操心竞争对手那是老板的事。

她刚来接手的时候还有点雄心,想给绣庄挖个手艺出众的好绣娘压阵,当时瞧中了绣得一手好绣画的宋锦娘,不过人家自己娘家有绣庄,挖不过来也就作罢了。

反正老板是个懒散的性子,对什么扩张成为县城第一绣庄并不怎么感兴趣,时间久了,她也被传染得得过且过,反正每年铺子都小有盈利,老板也挺满意的。

念着和崔慧娘阿奶的交情,刘掌柜主动提点崔慧娘拜师的礼节,崔慧娘用心记着,回家便跟她娘亲要了些银子准备齐了各色礼品。提前给宋氏送了信,特意挑了个黄道吉日上门郑重的拜了师,之后就日日跟在宋氏身后,一块忙着筹备铺子开业的事。辛月原本喊刘差役做叔叔,崔慧娘做婶婶,崔慧娘拜了宋氏为师后,便改口称崔慧娘师姐,刘差役则成了师姐夫。

刘差役对娘子成为辛夫人的徒弟一事大为欢喜,在衙门还是恭恭敬敬的喊辛长平为辛大人,私下里碰面却亲亲热热的跟他娘子喊师公了。而且他知道辛家的大儿子年纪还小,而且在书院求学,便常不常的跑到辛家来做些杂事,或是帮着买柴搬柴,或是帮着宋氏跑腿买货,时日一长都混成了半个辛家人,有时天色晚了还会在辛家吃了晚食再和崔慧娘一起归家。宋氏的绣铺在这些时日的筹备之下,已经买齐了各式布匹、绣线,也定好了门头招牌,辛长平替她取的店名,叫锦绣阁,既取了宋氏的名,又点出了店铺经营的是绣铺。

她拆了她娘亲的绣画,苦练了一些时日,如今已经渐渐摸着了关窍,最近绣的一些小幅刺绣已经开始有她娘亲绣画的那分灵动之气了,再多练习些时日定就能绣出大幅的绣画来。

铺子开张是件大事,宋氏特地请人算了个好日子,只等着那天开门迎客了,如今正日日带着崔慧娘一起为铺子开张备货品。崔慧娘负责做成衣,宋氏则做绣画。

另外辛长安送了六十个人偶娃娃过来,这回的人偶娃娃已经上好了妆,而且娃娃们脸上的妆容还都不尽相同,也不知道辛长安是歪打正着还是有意为之。辛长安设计了六种妆容,每种画了十个,这几种妆容各有风姿,辛月看得都忍不住起了收藏的心思,有一种盲盒一定要集齐全款的感觉。崔慧娘第一次见这人偶娃娃,看到宋氏拿出一堆各式各样的小衣裳给人偶娃娃穿上之后,忍不住目瞪口呆,莫名的起了一种想把娃娃们据为己有的感觉。她也从此加入了给娃娃做娃衣的行列,以往做成衣时休息的时间都被拿来做娃衣了,她做成衣剪下的碎布没有一点浪费的,全成了一套套娃衣。崔慧娘连小孩子的虎头鞋都能做得那么精致,这小小的娃衣在她的手里做起来一点都不难,速度不比宋氏慢,等到开店前三天宋氏开始带着崔慧娘和辛月盘货登记账本的时候,人偶娃娃才六十个,娃衣却有足足三百余套。做娃衣太上瘾,两个人都没搂住。

隔壁的胡老板还没敢回来看店,一直还是胡娘子在店里坐阵,这些时日和宋氏常常来往,宋氏都忍不住私下和辛月说:“不想她夫君是什么人,光说胡娘子自己,真的还挺招人喜欢的,热情有度,愿意帮忙又从不多打探,和她相处还怪舒服的,是个挺好的朋友。”

辛月也挺喜欢胡娘子这样的人,若要形容就像是阵春风,柔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