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0134章:盛世论!一语惊人沈子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34章:盛世论!一语惊人沈子珩(2 / 4)

小万历点了点头。

“近日,京师的街头巷尾,售卖与新政相关文书的书摊,比以前多了数倍,一些文书,打上元辅的名声就能迅速售卖一空,还有人伪造沈编修的文章,称朕最中意这些内容,显然是为了投朕之所好。”

当下的小万历,很喜欢派遣锦衣卫隐藏在街头巷尾,百姓中间,聆听民声民情。

京师当日发生的一些大事,他当天晚上便能知晓。

沈念听到小万历提到自己,不由得无奈一笑。

京师的商人,为了赚钱,什么手段都能想出来。

沈念多次在小报上见过模仿自己风格所撰写的文章,虽不能以假乱真,但足以哄骗那些对沈念的了解只有一丝皮毛的读书人。

这类小报黑作坊,顺天府查到一个便封禁一个。

但奈何此种伪造买卖,利润太高,封禁一个,就会再冒出一个。

俨然如雨后春笋一般。

小万历又补充道:“另外,出身平民之家的考生根本无法与出身官宦之家的考生相比,朕觉得不公平,朕想听独特而真实的声音,而非成熟且统一的声音。”

听到此话,马自强等人都不由得看向沈念。

这句“独特而真实的声音而非成熟且统一的声音”,正是沈念在日讲课上教过的。

不过当时沈念所指,是建议小万历多聆听年轻官员的声音,而非当下考生的声音。

没想到小万历竟将此话用在了此处。

沈念尴尬一笑。

小万历虽将沈念的原话移花接木用在别处,但并没有说错。

殿试若只泛泛地考验考生们对考成法、丈田法、一条鞭法等新政之策的理解,官宦子弟确实占很大优势。

比如:张嗣修与吕兴周。

张居正与吕调阳只需在日常对他们输入一些对新政的理解,便可使得他们将许多考生都远远甩在后面。

考试时,依此二人所言,只需修饰一下辞藻便可写出佳文。

故而。

小万历想让考生们回答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

不过,这种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

科举,向来都不是一个穷小子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家族全心力投入。

比如沈念。

他父亲若未为了他弃教从商,遍访名师,没准儿现在的沈念还在准备下一届的乡试呢!

“众卿可有良策?”小万历问道。

就在众人还未曾想好时,小万历又道:“朕想以河南假丈田之事作为背景出题,殿试之日,河南的问题定然还未曾解决,朕想看一看考生们对此事的想法。”

小万历想将殿试试题落在一件具体的事件上。

“不过,朕还未曾想好应该从哪个角度来出题,众卿若有想法,可畅所欲言。”

有了这个由头,众读卷官都有了新想法。

第0134章:盛世论!一语惊人沈子珩

“陛下,臣以为河南假丈田之事,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周夫子手持《大诰》,绑携恶吏入京,可考《大诰》在当朝之价值。”

“臣以为,祥符县假造步弓,实因县官以个人仕途为重,以朝廷政事为轻,当下,轻重不分之官员甚多,可以此为主题令考生论述!”

“臣以为,祥符县暴露的是乡里官吏与百姓的相处关系出现了极大问题,应考官吏与百姓平和相处之策。”

……

读卷官们纷纷开口。

小万历有摇头的,也有微微点头的,但始终没有寻到那个令他眼前一亮的想法。

沈念贡献一个主题被小万历摇头后,突然眼前一亮,又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河南假丈田亩之事的核心诱因,是加征田赋之陋习!”

“正德九年,武宗皇帝修建宫殿,全国田赋加征一百万两白银;嘉靖三十年,蒙古俺答入侵,军费高急,世宗皇帝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