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因果教化、调和儒释之说,道家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无为之治等等。
……
各种学说,百花齐放。
这些人,有的理念契合,相见恨晚,恨不得当街就结拜为兄弟;有的因学说相悖,在大街上就能吵起来。
因朝廷默许在百家议政前,京师内言论自由。
故而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都是以劝诫为主,真有打架斗殴特别严重的,才会被送入大牢。
为博名利、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
但在文人集聚的京师,若想滥竽充数,靠着奇言怪论出名,很快就会被人打倒。
此外,向来喜议政事的京师商人们也都参与其中。
为一些支持的文人,提供衣食住行,且将他们的主张学说印制成文集或小报,在民间传播。
……
而此刻。
京师最忙碌的衙门当属翰林院。
张居正令翰林院拟定此次百家议政的规则以及筛选百家议政的人选。
礼部尚书、翰林学士马自强总领此事。
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沈一贯、沈念、赵用贤六人近段时间都以此事为先。
朝廷这方的议政官比较容易挑选,毕竟知根知底,将会从翰林院、国子监、六部六科、都察院筛选。
沈念预计。
张居正大概率会亲自上场议政,毕竟许多学派所围攻的都是:江陵柄政。
至于民间议政的人选。
翰林院众人商量后,决定先让他们自选,若人数过多,再进行二次筛选。
……
八月二十四日,清晨。
经小万历与内阁同意后,翰林院张发布告:《百家议政诣阙者规》。
此规则。
即百家议政的总规则以及筛选议政人选的依据。
所谓诣阙,即赶赴京都;诣阙者,就是赶赴京都的人,这里指参与百家议政的书生。
具体细则是:
此次百家议政,将选择三百名持各种学说的诣阙者与朝廷筛选出的官员,即议政官,进行议政,为期七日。
第一日,诣阙者表态。
讲述各自的学说政见,以及对民间书院与生员言政的看法,使得朝廷知。
第二日,议政官表态。
讲述官方主流政见,以及禁设民间书院与禁止生员言政的缘由,并对诣阙者首日的表态,进行回应。
第三、四、五日,议政官与诣阙者交流议政,探讨各种学说政见的优劣,自由沟通,畅所欲言。
第六、七日,由朝廷根据前几日议政的情况,筛选出数位在民间影响力巨大的名士,与议政官们围绕新政辩论,商讨济时富国之道。
最后。
朝廷将根据此次议政的结果,决定要不要继续封禁民间书院,要不要继续禁止生员议政,或者要不要将一些主张不算异端的民间书院解禁。
与此同时。
朝廷会根据此次议政的结果,编撰出一本百家学说,将其中利弊讲解清楚,令天下人知。
一些消极避世、非向良向善的言论,将会被朝廷封禁,日后再有乱言者,朝廷便可根据新规则条例,对其进行重惩。
正如沈念所言。
百家议政的目的,不是争个输赢,不是论个对错。
而是为了新政,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
为了让天下年轻人看到,什么是大局,什么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以及新政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诣阙者暂定为三百人。
由民间书生推荐志同道合、信奉一种学说的言事人,然后提交议政书,交由翰林院审核。
此外。
百家议政之时,除了三百名诣阙者外,还可有一千名听者围观。
午门地方虽大。
但一旦超过一千人的规模,最外围基本就听不见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