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市场其实就挺好的。”对于他们所有人的意见桑瑜都表示能够理解。人总是这样的,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就会自我满足,忘记了前进。特别是像万年青这样的市场,在滨江市已经算是相当创新了,再加上她给的工资都要比木材厂高,导致大家都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不错了,便失去了进取的心,故步自封。
如果这次没有去C城,就算桑瑜看过了几十年后的繁华,其实也会因为现在这一点点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可是,就是因为去了这一次的C城,桑瑜才知道,世界那么大,努力的人那么多,大家都在忙着捡钱,都在忙着占领市场,而她的万年青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桑瑜不想一辈子都呆在太新镇,呆在滨江市,她也想再往上走一走。而现在,既然她已经有了万年青市场做为基础,那么开商场、开超市就是一个崭新的机会,她必须要抓住。
虽然中层们多有担心和反对,不过现在的还不是什么股份制公司,只要桑瑜坚持,那么反对意见并不怎么重要,最后,大家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接受了桑瑜对于万年青市场定下的新目标。
在桑瑜决定要搞一个商场之后,裴铮就已经连续在C城,以及C城附近的几个城市里观摩了。
两个人碰头之后,把各自的想法提了出来之后,就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分歧。说到底,这个分歧就是对于这个商场的定位,裴铮觉得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商场,而桑瑜则想办一个现代的超市。
在桑瑜提出了自己要办一个可以自己选东西的商场后,裴铮还是傻住了,在他的概念里面,这个买东西那一定是要通过售货员的。这是一个固定模式,没有其他,而且,有了横在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柜台,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货物的安全。
要是让顾客们自己看,自己挑,那就等于把东西送到了顾客的手里面,横平竖直就完全看个人素质了,而且……
说难听点的话,这个时代的人素质确实不怎么样,大家都穷,有好多人连一个礼拜吃一次肉都还做不到呢,在这样的客观情况下,开了超市,不就等于批饥饿的老鼠放在米桶里面吗?
那这些货物还能够得到安全的保护吗?
基于以上的原因,裴铮还是对于桑瑜这个过于超前的理念进行了强烈的反对。
桑瑜在面对裴铮的反对意见的时候,也开始冷静了下来,在经过了一夜的思考之后,她不得不承认裴铮说得极有道理。她只看到了未来超市的广阔前景,但是并没有看到超市其实是一个时代经济发达、国民素质提高的产物。
它的出现需要有长时间对于国民进行训练,让他们熟悉这种经营模式,同时,也必须能够承担得了前期规训顾客的亏损。而这些都是桑瑜现在不能够承担的。
现在确实在国外已经出现了各大零售巨头,但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桑瑜确实不能不顾忌国民基本情况、国家基本环境就做出太过于超前的事情否则,崩盘的只能是自己。
桑瑜恍惚记得自己上一世在一家国际连锁超市打工的时候,岗前培训有一节讲述品牌历史的课,那个课因为过于刻板,大家都不喜欢上,桑瑜也不例外。但是还是在讲师照本宣科的时候听了一两耳朵,说是超市刚刚进入国内的时候,其实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刚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引起了大量的关注,人们蜂拥而至,可是偷东西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曾经一个超市,一天盘点的时候,明明消耗了六百只烤鸡,可是收银处只收到了二百只的钱,大件的拿不走,那袜子、内衣、盐巴等等这种小件的丢失不计其数,这种的情况一直过去了一两年,才逐渐好了起来。桑瑜不能支付这个成本,她立刻就在脑海里面纠正了自己的理想主义。面对桑瑜第二天就改口,不建立超市,而就是做商场的决定,裴铮也呼出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不过,就此事儿,裴铮也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