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把自行车给落实了。所以,把自己离婚和离婚之后拿到了自行车的事儿广而告之就十分有必要了。
于是桑瑜笑眯眯的对于所有来打听八卦的人有问必答,而且答得一定要让大家都满意。
“是,我们离婚了。”
“不是闹离婚,我们下午就去把离婚办了。”“真的,没有开玩笑,我能拿这个事儿开玩笑嘛?”“离婚?为啥离婚?他打我啊,他下死手打我,不离婚就还要打。”“对,他死活要离,不知道是为了啥,反正要离,过不到一起去散嘛,我桑瑜又不是一定要跟着他王自力才能活。”“现在是新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兴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过不到一起去就分开,多大的事儿。”“我就分了这个自行车,当时王自力还不乐意给我,还是杨大姐和大家帮的忙才给我要到的。”
“对,就是这辆自行车,现在是我的了,可不是他们家的了。”说起自行车,桑瑜的脑海里闪过了裴铮的影子,虽然她实在是想不起这个人的过往,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能顺利的要这个自行车是人家裴铮帮的忙,所以,有机会得好好谢谢他。
桑瑜脑子里琢磨着,嘴里应付着下班的同事,还没有走到筒子楼,她已经和王自力办好离婚手续,并且她分到了自行车和自己的行李的事情,就已经被一路同行的同事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了。
想来,不用两天,整个厂子里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了,到那个时候,王自力要是想继续在木材厂上班,就不能来抢她的自行车了。笃定了这些事儿之后,桑瑜只觉得整个人都有劲儿多了。没有等她走到筒子楼,就看见住在同一栋筒子楼的同事从楼上探出头来,着急的喊:“桑瑜,快去看看吧!王自力她妈正在丢发疯丢东西呢!”不过,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现在的桑瑜拿着钥匙推着自己浑身上下最值钱的东西-一二八大杠,跟着工会房管科科员小李的身边,一边闲聊,一边前往自己选中的房子。滨江木材厂地处滨江市的南郊区,虽然说是郊区,可是也凭着自己的庞大人口把所处的太新镇变成了滨江市最热闹的镇子之一,这里的楼房覆盖率在整个滨江市的片区中也算是比较搞的。
木材厂里面的楼房当然都是指的家属房了。滨江木材厂的厂区有三大个,分别是四平厂区,西厂区和东厂区,相应的,在这些厂区的附近的家属区也被称为四平家属区,西家属区和东家属区。由于厂子实在是太大了,厂子里面的职工就要二三万人,在加上家属和孩子,那一算起码也有五万人往上走,所以为了安置这些人,厂子里真是废了不少的功夫。
最开始厂子初建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职工不算多,所以,大家住的都是平房,或者类似大杂院那种家属院,可是随着国家的工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起来,木材厂越办越红火,职工也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平房是安置不了那么多人了。所以,厂子里面又建起了一大批的筒子楼和赫鲁晓夫楼,这些楼房就分布在三大家属区里面,是现在家属里面数量最大的家属楼,像是王自力他们家原来分的就是筒子楼。
(特注:筒子楼就是中间一条过道,过道两边是房间的楼房,赫鲁晓夫楼则是只有一面是房间,房间外面就一长溜的过道兼阳台的楼房。)在滨江木材厂的三个大家属区里面,最热闹的要数东家属区了,除了因为木材厂的机关单位都在东厂区外,还因为东厂区的厂子数量可要比四平厂区和西厂区都要多。
如此一来,太新镇的镇子中心理所当然的就在东厂区里面了。其实说起来,西厂区和四平厂区都不在太平镇上,可是走路的话也就是四十分钟一个小时的事儿,骑车的话最多就是十五分钟,见惯了后世动辄两三个小时出行时间的桑瑜,其实并不觉得有多远。可是在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不在东厂区,那都叫乡下。所以,桑瑜这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现在的这间房子。隔着那么多年,